礼物盒的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4-06-22 作者:Youaremine

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案是教师为了教授一节课而提前准备的详细教学计划,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礼物盒的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礼物盒的教案精选5篇

礼物盒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发挥想象仿编或表演情节

2、用短句表达祝福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3、感受集体过生日的乐趣,体会关心他人的情感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娃娃6个

2、蛋糕

3、饮料瓶子

活动过程

1、老师准备一份自己很喜欢的生日礼物,在课堂上展示给幼儿看,简单说说喜欢这份礼物的原因

2、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生日礼物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礼物?

二、讲故事

1、老师讲述《神奇礼物》第一段

今天是多多的生日,他收到了一个神奇的礼物~小铁盒,请大家猜猜看小铁盒里装了什么礼物呢?如果今天是肖老师生日,你们希望里面装什么东西送给我呢?

2、哇,原来小铁盒里装了一张贺卡,上面这些今天来了很多小动物,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把小动物请出来,帮多多庆祝生日吧!这么多小动物真热闹,肖老师生日时想请我的好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我庆祝生日,那你们过生日时想邀请谁来参加呢?

3、现在我们一起来给多多送上祝福的'话吧!(分男女练习

女:多多祝你生日快乐

男:多多祝你平安健康

女:多多祝你漂亮聪明

男:多多祝你永远开心

现在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给多多送上更多的祝福给多多,听到你们送的祝福很开心,以后遇到别人生日时大家要很主动跟寿星讲几句哦。

三、围成大圆圈唱生日快乐歌

小百科: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礼物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

礼物盒的教案篇2

本文是由小编上传的:新年礼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按“阅读提示”的要求学习课文,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表弟”用实际行动改正缺点的精神,感受“表弟”美好的心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新年礼物。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哪些地方有困难就停下来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在不懂的字、词、句下面画上横线打上“?”,然后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不懂的字、词、句。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作者围绕“新年礼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讨论交流

1.向本组同学们汇报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内容不懂。

2.同学之间在小组内互相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师生共同交流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

2.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记叙了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准备送给老师新年礼物的过程中,改正了过去做作业不认真的缺点的事。

(五)质疑

1.在全班提出自学和小组学习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疏理所提问题。

(六)自由读课文

培养学生借助思考题自学课文的能力。

(七)全班交流

1.作者为什么说:“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

明确:

(1)使学认识到这是作者对弟弟送给老师礼物的评价。

(2)作业清楚、工整、正确是每个学生应该做到的,所以说:“算不上什么礼物。”

(3)联系弟弟过去的毛病,现在对作业的态度,作业的样子,可以看出弟弟是真心实意改正缺点,尊敬老师。所以说又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

2.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八)扩展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1)弟弟告诉爸爸,他们小队悄悄地商量过了,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要

(2)他是用美好的心灵,在做着送给

2.从课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

(九)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师相机指导下,逐步使学生达到对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理解课文,并学习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表达交流意见的方法。

探究活动

新年马上就要来临,你打算送给老师什么新年礼物呢?能不能也以《新年礼物》为题写一篇小文。想一想,试一试,也许能给老师个惊喜

礼物盒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情节, 大胆想象,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幼儿有过生日的体验,初步了解回声

教学难、重点

观察画面、大胆想像,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师:你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

小结:过生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因为能吃到美味的生日蛋糕,能唱生日快乐歌,还能得到生日礼物。如果是和朋友们在一起过生日就更快乐了,能得到朋友的生日祝福,还能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2、师:今天朱老师就带来了一个关于生日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过生日

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二、出示书的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1、出示书的封面

师:仔细看书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美丽的夜空下,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一只小熊站在高山上看着天上的又大又圆的月亮,上面的字小朋友你认识吗?这个就是故事的名字。真是一个漂亮的封面,这是美国画家法兰克画的)

2、师:看了这个漂亮的封面,你觉得里面会发生什么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三、分段欣赏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四幅月亮上升图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师: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1)教师讲述故事(图4图5):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心里想:送一个生日礼物给月亮,不是挺好的吗?可是小熊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一天,也不知道该送什么才好。于是,他爬上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你好,月亮!”他大叫着(做动作)。月亮没有回答。小熊想:也许我离得太远了,月亮听不到。

(2)、提问:小熊站在树上觉得离月亮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2、观察三幅画面(图6、7、8)

(1)、提问:小熊是怎么接近月亮的呢?(请幼儿描述三幅图)

(2)、师:于是,他划船渡过小河……走过树林……爬到高山上

3、观察图9、图10、图11

师:小熊接近了月亮,那么他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幼儿猜想)

过渡:那么小熊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教师讲:小熊心里想:现在我离月亮近多了,他又开始大叫:“嗨!”这一次从另一个山头传来了回声:“嗨!”小熊高兴极了。他想:哇,好棒!我在和月亮说话了呢!“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小熊问。“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月亮回答说。“嗯,我的生日刚刚好就是明天耶!”小熊说。“嗯,我的生日刚刚好就是明天耶!”月亮说。“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呢?”小熊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呢?”月亮问。小熊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我想要一顶帽子。”“我想要一顶帽子。”月亮说。小熊想想:太棒了!现在我可知道该送什么给月亮了。“再见了,”小熊说。“再见了,”月亮说。

(2)、提问:小熊真的在和月亮说话吗?(回声)那小熊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你听到过回声吗?你在什么地方听到回声的?

(3)、教师总结:回声又叫回音.当声波碰到一个障碍物(如悬崖)时,它会弹回来,我们会再听到这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

(4)、师:是呀,这一切虽然是小熊的回声,可这回声很美很美,在小熊的心里它已经把回声当成是月亮的声音,也因为小熊已经把月亮当成了自己的最要好的朋友。

(5)、那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熊和月亮的对话吧!

(师幼表演小熊和月亮的对话。重点练习)

提问:小熊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一天了?月亮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小结:小熊知道月亮的生日刚刚好就是明天,月亮的生日和小熊刚好是同一天,它想要一顶帽子作为生日礼物。

4、出示图片(图12、13、14)

(1)、这下小熊去干什么了?

师讲:小熊回到家,就把小猪储钱罐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然后他上街去……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2)、提问:帽子是买到了,那小熊该怎样给月亮戴上呢?(幼儿猜一猜)

(3)、那故事中的小熊是怎样做的?(幼儿观察图15,说一说)

那小熊这个办法行吗?月亮能戴上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幼儿观察:你看,现在这只小熊和前面的小熊一样吗?(丰富词汇:手舞足蹈)它又会说什么?(让幼儿猜测)

师(配合画面)看,月亮慢慢地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戴上帽子。“哇!”小熊高声欢呼着。“戴起来刚刚好耶!”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熊手舞足蹈的样子。你在什么时候也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呢?

5、出示图16图17

(1)、师:这下,小熊安心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起风了,帽子掉在了地上。第二天早上,小熊看到门前有一顶帽子。“原来月亮也送我一顶帽子!”他说着,就把帽子戴起来。他戴起来也刚刚好耶!

(2)、提问:刮风了,又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小熊,你发现了什么?(观察神态、动作,想象语言)小熊最后追到它的帽子吗?

过渡:是呀,一阵风把帽子吹走了,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呢?

6、出示图20图21图22,

师接着讲:那天晚上,小熊划船渡过小河……走过树林……来到高山上,去和月亮说话。

7、出示图23

问:此时此刻,小熊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小朋友猜一猜,难过的小熊可能会对月亮说什么呢?(播放难过的音乐)

师:让我们走进故事吧!

教师讲述“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小熊只好先开口了。“你好!”他叫着。“你好!”月亮回答了。“我把你送我的那顶漂亮的帽子搞丢了,”小熊说。“我把你送我的那顶漂亮的帽子搞丢了,”月亮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小熊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

提问:小熊是怎样和月亮说话的?(再次学说对话)

8、出示图24,教师讲述故事。

师:月亮说。“生日快乐!”小熊说。“生日快乐!”

提问: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了?为什么心情会变好的?

小结:是啊,虽然一阵风吹走了小熊送给月亮的帽子,可是它们谁也没有相互埋怨。一阵风吹走了只是一顶帽子,却吹不走他们的友谊。小熊在祝福月亮的同时,小熊也收获了月亮的祝福。

1、 观察封面,说说自己看到

2、 猜测故事内容

1、观察四幅月亮上升的图片

(1)、听教师讲故事

(2)、回答:说说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2、观察三幅画面

(1)、说说小熊是怎么接近月亮的

(2)、听教师讲答案

3、(1)、猜猜小熊会对幼儿说些什么呢?

(2)、听教师讲述故事

(3)、讨论回声

(4)、学小熊与月亮的对话

4、(1)、观察图12-14,边听教师讲故事

(2)、讨论:怎么给月亮带上帽子

(3)、看看故事中的小熊是怎么做的

5、看图观察,刮风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6、听教师讲故事

7、(1)、猜猜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

(2)、听教师讲故事

(3)、学说小熊和月亮的电话

8、听故事 最后一段

通过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通过观察画面与讨论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四 、理解故事内涵

小朋友,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熊吗?为什么?

小熊给月亮送生日礼物,当把礼物搞丢时,说没关系,还祝贺月亮生日快乐,他们能互相友爱,宽容体谅、分享快乐。我们小朋友之间有快乐也要一起分享。

说说喜欢小熊的原因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知道朋友之间要相互友爱、宽容体谅,分享快乐

五、结束活动

师:那我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祝福月亮和小熊。

唱生日快乐歌祝福月亮和小熊

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礼物盒的教案篇4

[内容与要求]

1、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打扮圣诞树,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来临的快乐气氛。

2、在排排说说中进一步认识abb、bba模式。

[活动重点]进一步体验节日来临的快乐气氛。

[活动难点]初步摆脱物体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认识abb、bba模式。

[活动材料]长带子若干(有的为空白、有的是有模式的),模式条若干、花、小铃铛、小礼物、小球球、蝴蝶结等等

[活动过程]

明确目的要求: 做做 讲讲找找 挂挂

一、介绍材料,明确要求

快要过新年了,这几天我们都在打扮自己的教室,王老师又买了两棵圣诞树,有的小朋友看见了说一点也不漂亮,也要打扮一下,那怎么打扮圣诞树呢?

(1、做些东西,做些什么呢?这里是吊饰工厂,我们就动动脑筋做一串漂亮的吊饰来打扮圣诞树好吗?)

(2、挂东西,这个办法很好,可是乱七八糟的挂会好看吗?怎么挂好看?那我们就把挂的东西排排队,做成一串串漂亮的吊饰来打扮圣诞树好吗?)

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等一会,请你们去找一份自己喜欢的来做吊饰,不过你要仔细的看看盘子里的东西,如果这串吊饰别的小朋友已经做过一点了,那你先看看他用什么办法做的,你就用这种办法接着往下做。这个很难的,要动动脑筋才做的出来。如果盘子里有票子,你能按照票子上的办法做吊饰吗?那盘子里没有票子,人家也没有做过,怎么办?自己想个好办法做吊饰。做的时候,别忘了要一边做一边讲,这样你才能很快的把吊饰做好的。做好的吊饰你就把它挂到这里的小钩子上。

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好,开始做吧。

二、做做

1、引导幼儿边排边说。

2、鼓励动作快的幼儿多排几串。

三、讲讲找找

1、刚才我听到xxx在做吊饰的时候一边做一边讲,很快就做成功了,你们看漂亮吗?你们想不想听听他是怎么讲的?xxx你快来讲给大家听呀。(手势暗示 念)

◆《说出一粒红珠子、两粒绿珠子》,他刚才就是这样一边做一边讲的,所以很容易就做成功了。真棒!给你提个意见,你一粒红珠子、两粒绿珠子;一粒红珠子、两粒绿珠子这样讲太长了,能不能用短一点的话来讲讲这串吊饰?

◆《说出一粒红,两粒绿》哇!讲的又短又清楚,人家一听就知道了。

刚刚这串珠子是一粒红,两粒绿;一红两绿,一红两绿这样隔开来做的,这里的吊饰有没有跟它一样,也是一个红两个绿隔开来做的?我们找找看有没有,也要一个红两个绿隔开来做的。(把他们挂在一起)

2、这几串都是一红两绿,一红两绿隔开来的。再短一点只用数字宝宝来讲讲看,他们是几个几个隔开来的?请人说,不对再导:(手势:几个?几个?)他们都是1个2 个、1个2 个、1个2 个隔开来的。

3、 这里还有没有也是1个 2个,1个2个隔开来做的?找找看要1个2个,1个2个的。

◆(找的出)他找出的这串是1个2个隔开来排的吗?(手势)眼睛看心理数,几个?几个?----是一个两个吗?

已经找出一串了,还有吗?

?有争论的,大家睁开眼睛仔细看,在心理数,(师手势)是一个两个吗?同意的举手。(人少的'话,我把他带回去,放在教室里我们再好好的研究一下)》

◆(找不出)(用排除法)这一串是不是1个2个的?他们是吗?(排除几串后)这里面有吗?

还有吗?

四、挂挂

1、那请几个人把刚才找到的1个2个隔开来排的吊饰挂到这棵圣诞树上去,可以(动作)横着挂,也可以竖着挂。

2、那棵树上挂哪些呢?这棵树上挂的是1个2个隔开来的,有没有2个1个隔开来排的?要两个一个的。

3、还有吗?那请----把2个1个的都挂到那棵树上去。

4、剩下来的还有2个1个的吗?还有1个两个的吗?

◆有创造的,这一串我喜欢的,是谁排的?你是几个几个隔开来排的?

◆拿aba,这一串是几个几个隔开来排的?跟我们以前排过的一个红一个黄一个兰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呢?我们回去比比看。

5、还剩下的请----来挂。

6、圣诞树美极了,你们要是还想继续打扮的话,家里有小礼物的你可以拿来挂上去,还可以把你在区角游戏里做的一些漂亮的东西挂上去。好吗?

礼物盒的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3、通过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4、认识倒叙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课堂体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悟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边朗读边思考,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富含哲理的诗歌——《微笑》,给你留下了哪些最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来学习一篇极为真挚感人的文章《礼物》。

二、以情激情,整体感知。

1、师:文章确实很感人。同学们知道吗?我自己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控制不住泪水,中间多次停下来,因为泪水就在眼眶中打转儿。现在大家也用心去读这篇文章(板书:用心去读),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你感觉到文章的感人,就算完成了自读任务;如果你读的时候也想落泪,那就是优秀地完成了任务,老师要谢谢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

(1)师: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用小手帕擦眼睛了,这说明他是用心去读了,那他可真会读书。

(2)质疑问题,理清主线。

①文中的礼物是指什么?

②是谁送给谁的礼物?

③通过用心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出父女俩之间的“爱”:父亲疼爱女儿,女儿体贴、体谅、敬爱自己的父亲。)

三、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1、导言:下面大家默读课文,看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爱,用线划出来,自己多读一读,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在书的空白处写一些。

(1)、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引导后进生的感悟。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画的句子和写的体会。

(3)、组织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特别是以下两个句子:

①“……这一切,使她对女儿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内疚感:女儿弱小的双肩本不该承受这一切啊!”(应引导学生体会到父亲疼爱女儿,但又无能为力的心情。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

②“……每当刮风下雨,女儿回来总是一身雨水一脸疲惫,他见了不知有多心疼。”

(4)、总结学法,布置自学。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方法:默读划句→精读体会→写下感受→小组交流→读出感受。

2、学生运用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体现女儿体贴、敬重自己父亲的内容。

(1)、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对学法的指导。

(2)、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等你再拿一个第一,爸爸买辆自行车给你。”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虽然女儿这样说,但他明白,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随即又黯淡了下来”?这说明了女儿怎样的心情?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女儿“真的”不需要吗?她为什么这样说?)

②“他也曾每天给女儿五毛钱让她乘公共汽车,女儿收下后却在他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双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的皮鞋。”(女儿本不想乘车,为什么还收下钱呢?为什么皮鞋“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引导学生读出父女之间的“爱”。)

③“这次考试后,她发现女儿沉默了许多。考试成绩也迟迟没有告诉他。他隐隐猜出了几分,却什么也没问,他决定了,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在女儿生日那天实现自己的承诺。”(女儿为什么“沉默了许多”?为什么“迟迟没有告诉”自己的父亲考试成绩?“迟迟”这两个字,暗示着什么?父亲会猜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下那么大的决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并读出父女之间的感人的“爱”。)

3、抓住描写女儿两次落泪的内容,升华主题。

(1)、学生自读思考后,引导谈一谈女儿当时想了些什么。

(2)、换位思考,角色体验。

如果你是那位女儿,你会怎样想?

四、揣摩写法,品味语言。

1、、师:课文写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还有一个可爱而又懂事的女儿,赞美了父女间这种纯洁无瑕,催人泪下的世间真情。之所以感人,除了事情本身之外,也因为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叙述。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认为作者的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揣摩文章以下几个表达特点:

(1)、倒叙开头,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首尾呼应。

(3)、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

五、读写结合,引领表达。

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感人的故事吗?也学着作者的样子写一写。注意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礼物

疼爱

体贴

父亲

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