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4-05-10 作者:Animai

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教案的编写应该与教学进度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精选8篇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1

小老鼠钻洞

主要目标:练习双手双膝爬行动作。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材料:地毯、头饰、玩具。

指导要点:家长们面对面蹲着或跪在场地上,互相手拉着手当做老鼠洞,让宝宝们练习钻、爬。教师说完儿歌后,孩子们开始钻、爬老鼠洞,一个跟着一个钻、爬,避免互相碰撞。.

小熊钻山洞

主要目标:练习手膝着地爬行,同时锻炼胆量。

活动材料:钻桶两个,小熊胸饰、手铃若干个。

指导要点:教师引导宝宝手膝着地并爬进钻桶中,家长在钻桶的另一端摇手铃,吸引宝宝向前爬行。

自编儿歌:钻呀钻,钻山洞,钻出山洞看见谁?“妈妈,妈妈!”

建议:在家中,家长可利用电动小玩具(如会走的小狗)等吸引宝宝爬行,当宝宝爬一段距离后,让他拿起玩具玩一会儿,加强兴趣。之后,可反复练习此游戏。

注意:在宝宝爬行时。家中容易破碎的东西和危险的物品要远离宝宝。

钻洞洞

主要目标:①练习爬过四面围合的洞。②锻炼孩子的胆量并满足其肢体动作发展的需要。

活动材料:废旧的长方形空纸箱2―3个(如电视、冰箱等盒子),当做要钻的洞洞。

指导要点:①将纸箱两头打开,一个个接好,引导孩子从一个洞口爬到另一个洞口。②将纸箱一个与另一个错开摆放,引导孩子从一个洞口爬到另一个洞口。

家庭小游戏推荐:①钻床单:爸爸妈妈分别坐在两边的床头,用床单围成隧道,让宝宝从爸爸那边钻爬到妈妈这边,可以反复来回钻爬。②在小桌子底下钻爬:从桌子的四面钻进钻出,在钻的过程中可以推挡宝宝,锻炼宝宝用头顶,用手拉,想办法,找出口。③枕头隧道:用枕头做隧道两壁,用布或床单闭合,父母各在一头,让宝宝在隧道里钻来钻去。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活动延伸:

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教育;

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③结合阶段安全教育的要求,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评比栏,巩固教育的内容。

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

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大胆表述自己探索发现的脚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候的.脚印。

2、彩笔(供幼儿描脚印用的)。

3、四条小路(垫子、地毯、小草、鹅卵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二、寻找自己的小脚印

1、看,这些是什么呀?(脚印)

2、这些脚印是我们在小班时留下来的,去找找自己的小脚印在哪里?

三、比脚印,探索脚的秘密

1、幼儿比脚印

师:把你们的小脚和你们的脚印比一比,你会 发现什么小秘密呢?

2、 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小脚怎么样了(脚长大了,脚趾长了,宽了……)

(根据幼儿讲到的,来认识自己的小脚)

四、游戏(走小路)

提供四条路

1、孩子们来找一找有哪四条路?

2、请你们光着脚到四条小路上去走一走,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由走小路)

3、 交流:你走了哪条路,感觉怎样?

(幼儿自由讲述)

4、 师小结幼儿讲述内容

5、 再次尝试,体验走小路

师:我们的小脚感觉出走在不同路面上的不一样的感觉,小脚还有什么本领呢?

6、 讨论小脚的用处:(走、跑、跳、踢)幼儿每说出一种,全体幼儿学做

五、讨论保护小脚

小脚有那么多本领,我们平时怎样保护小脚呢? (穿鞋、穿袜子、洗脚、剪脚指甲……)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启发感知。讲述与操作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逐步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的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发明创新方法,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动静结合,注意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幼儿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品质。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材料准备:母 、狐狸头饰各1个、小 头饰若干、“虫子”若干、 录音机、磁带、“小 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 妈妈带幼儿在“老母 ”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 妈妈说:“ 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 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 带幼儿活动头部)

3、 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 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 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 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 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 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 ,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 妈妈再次带宝宝捉小虫,捉到后把它快速带回家,可别让狐狸给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结束部分:

带 宝宝做整理活动,带回活动室休息。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耳朵谜语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

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

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

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游戏玩熟后,可以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游戏的难度。)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儿歌。

3、积极地与同伴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

图片一副

活动过程:

1、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你们看,谁来了?”

2、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儿歌。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老师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老师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的朗诵第一段儿歌。

3、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儿歌。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孔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幼儿创编第儿歌的兴趣。

老师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创编儿歌第二段。

(3)集体交流。

4、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儿歌。

感受问答式儿歌的特点(问、答)老师指导语:“这首儿歌还可以怎么来读?”(分组问、答等)

5、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老师指导语:“出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

附儿歌:

尾巴歌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松鼠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7

美术活动:

阳光下的树林

目标

通过观察、摆放感知物体的远近关系,并能尝试用水粉表现阳光下的树林,初步积累写生经验,美术活动:阳光下的树林-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重点:

表现阳光下的树林

难点:

理解近的物体清晰,远的物体模糊,能初步表现。

准备:

1.各种树模板(清晰和模糊两种)

2.深绿、浅绿、黄色、橘黄、咖啡、黑色皱纸碎片

过程:

一.观察:感知各种树,初步感知物体远近关系。

师:你们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二.摆放:理解远近关系。

1.实物摆放brp/p(1)师:这里有许多树,请你们来摆摆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为什么?

(2)幼儿分组摆放,教案《美术活动:阳光下的树林-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3)师总结:近的树叶子清晰放在前面,远的树模糊放在后面。

2.皱纸表现树

(1)师:树有哪些颜色?(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皱纸。)这么多颜色呀,那么我们先用皱纸来试试看,做一幅阳光下的树林。

(2)师生共同撒皱纸

边撒边小结:近的树颜色对比强烈、笔触小,远的树颜色相近、笔触大。

三.自由创作

师:你想画哪些树?哪些在前,哪些在后?还有些什么?

这些树可以用什么笔触来画?

四.欣赏交流

师:谁的树林最美?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篇8

蚂蚁搬豆

主要目标:

培养手膝着地、协调地爬行并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材料:

一筐沙包(方扁形),一个空筐,蚂蚁头饰。

指导要点:

建议:

宝宝熟悉游戏后,家长可与宝宝一起进行,激发宝宝的兴趣,也可找1~2个同龄的宝宝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