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8篇

时间:2024-04-30 作者:couple

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课堂进度的合理性和紧凑性,制定差异化的教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弟子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弟子规》教案8篇

《弟子规》教案篇1

一、学习内容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种过错;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了,就会受到眼里的惩罚。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错就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2、养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曹操割发》的故事导入

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领军队去打仗。出发前,他警告将士,不要毁坏麦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定杀无赦。队伍正在田间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对军法官说:“我违反了军令,应按军法治罪。”说着,他拔出了宝剑,说:“我是主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来代替砍头吧!”说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

曹操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品质,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

2、指名读出学习目标。

3、齐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读背这一内容。

4、检查背诵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6、指名小组发言,说一说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组补充矫正。

7、教师重点点拨突破难点。

8、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中学生?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

9、集体交流

10、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无心)非————错

(有心)非————恶

非既是错

严于律己有错必纠

《弟子规》教案篇2

(一)课程理念: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全文虽然仅有1080个字,360句,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概括得淋漓尽致。德慧幼儿园以《弟子规》为本校特色课程,强调幼儿教育的根本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这完全符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学习践行《弟子规》能奠定孩子完美人生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我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弟子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我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工作。

(二)课程目标:

2.校园礼仪:培养学生的爱心,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每个小朋友见人鞠躬问好,礼貌友爱。

3.社会礼仪:见长辈鞠躬问好,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常挂嘴边;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说假话。

(三)课程培养目标:

1、学习中国古代的一个礼节——鞠躬。表示尊敬他人、谦虚、诚恳等。

老师示范:双手放在裤线的两旁,低下头同时把腰轻轻的弯下去,正确的姿势看到自己的`脚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诚意鞠躬到90度。

①下课时鞠躬说:老师您辛苦了;②见到长辈鞠躬问好

③放学到家后要说声: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④学会和小朋友们礼貌用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喜欢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想象。

课程提问: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对多少个人鞠躬问好,直到养成习惯。

2、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恩之心,比如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老师示范:比如:摆放碗筷、擦桌子、扫地、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

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两样来做,①擦桌子②扫地③为父母捶背说爸爸妈妈辛苦了课程提问: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②比方某某小朋友学习弟子规以后下决心要改掉乱放东西的坏习惯,这些话虽然是没有别人听到,但是也是承诺,是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同样应该牢牢遵守。

(四)《弟子规》学年目标:

德慧幼儿园《弟子规》学年目标的扩展,加宽,以及进一步具体化。

一、小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初步了解?)

2、见人主动鞠躬问好。

3、乐意用双语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4、具有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在成人的启发下,愿意帮助他人。

5、节日活动中,感知爸爸、妈妈、老师的辛苦和关爱,喜欢周围的小朋友。

二、中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会背诵?)

2、学会礼貌待人,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懂得保持公共环境整洁。

3、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关注熟悉的人和弱小的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4、愿意帮助集体做事,有爱劳动的习惯。

5、能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觉察并尊重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爱父母、教师、长辈。

6、能关注身边老人的身体和需要,愿意帮助老人,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7、进一步认识、感知节日活动的由来,初步了解节日活动的主要习俗,愿意在节日中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8、进一步感知中国传统节日,乐意体验民间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三、大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会背诵和讲解故事?)

2、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要

3、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能够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4、学做值日生,愿意为弟弟妹妹、为他人、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在民俗节日活动中,体验节日活动中积淀的尊老敬老、亲情友情、勤劳节俭等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德

6、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附件:

附件1:课后练习:

小朋友,家人长辈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我,我为家人做了多少?记得每天都要做呦!

附件2:课程评价(效果验收,由教研组长督导完成)建议抽查班级,算入绩效(有待商榷)

《弟子规》教案篇3

一、学校动员讲话

二、收听讲座(总序解读及小故事)

三、各班自学(附:学习资料)

1、概述:《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中国古典名著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启蒙学经典的《弟子规》,作为塑造“礼仪之邦”的有力支持,其功不可没!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2、《弟子规》

“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3、总序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先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

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孝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重读《弟子规》,重塑中华礼仪之邦、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便不言而喻。从这方面来讲,《弟子规》仍不失为一本传世经典。

4、多种方式背诵理解

《弟子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学习《弟子规》的乐趣

2.学会和人打招呼

3.熟悉本次活动的经典原文,了解汉字"人"的字源故事。

活动准备:

1.小白兔手偶一个

2.制作"弟子规"书一本、字卡"人"。

3.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白兔手偶一个。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看看它是谁呀?(小白兔)

听,小白兔在说什么。"嗨,我是小白兔,小朋友们好!"

2.教师:小白兔真有礼貌,跟我们小朋友打招呼呢!来,我们也跟小白兔打个招呼吧!跟你旁边的好朋友也打个招呼!跟后面的客人老师也打个招呼!

(二)学习《弟子规》。

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和小白兔一样有礼貌。小白兔还特别喜欢读《弟子规》呢。看--(师出示书本)《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学习的一本书,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2.教师范读。

教师:好听吗?你想读吗?跟着一起来试试吧!

3.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师:"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行"讲的是我们小朋友要孝敬长辈,友爱同伴;做事要细心,要做个诚实的人。

4.朗诵。齐读,师幼读,男小朋友读,女小朋友读,个别读(请2个小朋友),打拍子读。

(三)拓展幼儿经验。

1."人"字的来源故事。

(出示"人"字)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字宝宝,它的名字叫"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人"字还有一个故事呢!师讲

2.带领幼儿书空。(教师左手示范,边讲边演示)

教师: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二拇弟,把我们的二拇弟变成一枝直直的`笔,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个"人"字吧。

3.利用dvd播放字宝宝"人"的字源故事

4.故事表演。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学写了"人"字,真有意思啊!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个字吧!看,老师的腿慢慢分开,像不像一个"人"字?对,像极了,你也站起来试一试。

(2)教师:老师再请两个小朋友来表演"人"字,看仔细喽!两名幼儿面对面站好,先互相问好,然后上身抱在一起,组成"人"字。你也想和好朋友表演吗?那要先问好,再表演哦。找个空的地方去表演吧。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回家后让幼儿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告知家长,并且与家长一起来玩"人"字的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

《弟子规》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从游戏到挑战闯关,到明辨是非,到感恩亲情这几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弟子规》的现实意义,从中受益。今后还得多多学习《弟子规》,它会教我们从爱家人开始,学会爱师长、爱朋友的做人道理,还教我们如何处事,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制作课件、拍录像。

2、邀请个别学生家长参加主题班会,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惹父母生气的故事,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

3、准备音乐《感恩的心》。

4、若干游戏、故事等。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参加404班主题班会,今天我为大家准备的主题是:《弟子规》伴随热心地前来参与,说是来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听听孩子们说什么,呆会儿也会和主持人:同学们,我们诵读《弟子规》有那么些时日了,经过我平时的观察,发现课后有学生展示:若干游戏

小结:谢谢大家的精彩表演。

主持人:看来,大家游戏时把《弟子规》念得挺上口的,不过,我们还得按老规矩检查。

2、小结过渡:我看大家读得很好,我也考不倒大家,这一关算是过了,那有信心再闯一关。

①一心只为他人着想,不自私自利,对有才华的人,学会欣赏,不嫉妒。

缘于:“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②不巴结富有,不在穷人面前骄横,不喜新厌旧,对老友要珍惜。

缘于:“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③别人的缺点,不要揭穿,对他人隐私切忌张扬。

缘于“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④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明,多分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如此才能广结。

缘于:“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⑤要托人做事,先反省自己,换位思考,喜欢吗?反之立刻停止。

缘于:“将加入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

⑥受人恩惠要报答,别人对不起你,要宽大为怀忘掉;怨恨之事久了就算过去,

缘于:“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3、小结过渡:大家说得很好,理解得也比较透彻,其实,《弟子规》就是能确指导我们的行为的,大家今后还要多学习学习。

主持人:大家表现不错,奖励你们看个故事,有兴趣吗?大家可得睁大眼睛,竖起耳朵。

生:观看录像。

主持人:录像中的人在干什么?做得对吗?

生:各抒己见。

主持人:那你能用“弟子规”中那句话来比较恰当对照一下。看看是违背了哪几句?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为他人着想。)

主持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好人好事,值得发扬的精神,那大家一起来回忆回忆,选择一些身边最典型的事例说说,请议一议。

生:举例。

主持人:同学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多了,生活就会变得美好,再加上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

生:齐读“入则孝”部分。

主持人:读得很好,但不知大家理解多少,我们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长辈,但现实生活中(互相议一议)那你用“入则孝”中哪句话来提醒自己呢?

生:举例,思过。

主持人:人生的路上,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短短的一节课无法把我们的感恩之情。

说完。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还特地邀请我们班夏蕊等同学家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掌声欢迎)

△家长访谈:(略)

△主持人:

1、家长,您好!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长辈的?

(采访个别家长)

来规范孩子的举止行为的?

主持人:平时你是怎样孝敬父母?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最想为父母做的事现在说出来。

主持人: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发言,一定让爸爸妈妈心里多了一份快慰和幸福。对父母的孝。

主持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欢喜快乐都会随之而来,生活永远都充满温暖的。

4、活动总结

班主任:同学们,首先祝贺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用掌声对自己的出色表现表示祝贺吧!

今天这个主题班会从开始的游戏到挑战闯关,到明辨是非,到感恩亲情这几个环。

《弟子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学习知识时要专心致志,多下功夫。

2. 尝试自己制定安排学习计划,知道学习时要抓紧时间。

3. 理解认读句子“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活动准备:

1. ppt(人物行为对错图片、句子及译文)。

2. 《幼儿身体力行表》。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谈一谈故事中好的学习方法。

1. 师幼问好

活动开始,师幼互行鞠躬礼,问好。

2. 讲述故事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三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故事一,师:明明回到家要去干什么?

幼儿回答。(明明要出去玩)

师:妈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

师:明明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明明说明天是周末,周末再写)

师:最后明明是怎么做的?

幼儿回答。(明明回家写作业了)

师: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要抓紧时间学习)

故事二,师:小慧为什么发愁?

幼儿回答。(她买了很多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师:哥哥帮小慧想了什么好方法?

幼儿回答。(先制定一个计划)

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要制定学习计划)

故事三,师:孝孝为什么佩服小禾?

幼儿回答。(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先理解书中的内容)

师:为什么小禾懂得很多事情还能理解书中的内容?

幼儿回答。(因为小禾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

师:通过听这个小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多看多学,每天坚持,只要工夫到了,就会有收获)

3. 教师小结

师:听了这三个小故事,我们学到了三个好的学习方法,分别是学习时要抓紧时间,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平时坚持多看多学,希望大家能很好的利用这些方法,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观察图片,帮助图中人物改正错误做法。

1. 出示图片

出示图一(一边学习一边玩手里的沙包),师:图中的人在做什么?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

幼儿回答。(他一边学习一边玩手里的沙包,这样做是不对的)

出示图二(同时在看两本书),师:看看他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

幼儿回答。(她在同时看两本书,这样做不对)

2. 改正做法

师:刚才两幅图中的做法都不正确,那谁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做法?

幼儿回答。(在学习的时候要专心,不能一边学习一边玩;读书时,读完一本后再读另一本)

3. 教师小结

师:看来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很重要,我们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好的方法。

三、随师诵读,理解并记忆学习方法的句子

1. 出示句子

师:在《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意思就是说不妨把学习的期限安排得宽裕一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

2. 幼儿跟读

师:这个方法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 教师小结

师:孩子们,我们不仅要读的好,还要把这种方法记牢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四、师幼谈话,说一说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

1. 师幼谈话

师:你们平时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我是认真学习的,专心用功学习、抓紧时间等)

2. 教师小结

师:大家说了很多学习方法,有些方法非常好,例如专心用功学习、抓紧时间学习,我们可以互相借鉴一下。

五、生活践行,尝试自己制定安排学习计划。

1. 提出要求

师:学习时要是计划,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请大家回到家尝试着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吧!

2. 教师小结

师:制定学习计划,要把时间放宽松一些,在执行的时候要加紧用功,时间长了我们积攒的知识就多了,遇到再难解决的问题也能够把它解决。

3. 结束活动

师幼互行鞠躬礼,活动结束。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刚从学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呢?”明明说:“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写吧。”妈妈说:“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明明开始写作业。

故事二:小慧买了很多书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开始发愁,哥哥告诉小慧:“先制定一个计划,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小慧听了非常高兴,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开始做计划。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书中的内容,孝孝很佩服,孝孝问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啊?”小禾说:“我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慢慢的也就理解书中的内容了。”孝孝说:“从今天开始,我也像你这样,多读书、反复的读。”

《弟子规》教案篇7

一、课前律动。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叫小明,每天太阳升的老高,小明还在睡觉,他还爱吃甜食,不爱运动,所以长得越来越胖,小朋友都叫他小胖胖,都不喜欢跟他玩,小胖胖还经常生病,小朋友们知道后来小胖胖怎么样了吗?

四、新授部分:

1、请小朋友打开健康生活第5页,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讨论:

(1)为什么小胖胖会特别的胖呢?

(2)小朋友们认为太胖了有什么不好呢?

(3)小胖胖最后怎么样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小结:

(4)回归课本,教师领读。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可以教小朋友怎样健康的饮食,观察食物金字塔回答问题,吃东西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做才能吃的健康?

教师小结:

3、我们新学的弟子规中也有个关于健康饮食的内容,有小朋友记得的吗?谁能说说是什么内容呢?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

教师小结:

五、拓展讨论:

1、你的家人朋友同学中有没有过于肥胖的呢?他们都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那你应该怎么做来帮助他们呢

2、关于老师刚才讲的那个小胖胖的故事,你们觉得小明变胖了小朋友就叫他小胖胖这样对吗?为什么?而且他变胖了小朋友就不跟他玩了这样对吗?应该怎么做呢?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七、作业:

回家观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时监督提醒改正。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弟子规》教案篇8

经典原文: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 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

2、 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

3、 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 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 "亲爱我,孝何难"。

(1)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读这句话?(点头读)

(2)还想怎么读?(摇头,加节奏)

(二)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1、 观看第一部分:动画片里有谁?妈妈的态度怎么样?

2、 观看第二部分:接下来后发生什么?妈妈怎么了?

3、 观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鱼的?妈妈说了什么?

4、 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 多种方式变化学习诵读 "亲憎我,孝方贤"。

(三)巩固诵读。

1、 听学:听一听播音员阿姨是怎么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 藏图游戏。

(四)复习诵读。

1、教师:学习了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要做一个孝顺亲人的好孩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小事,也能表达我们的孝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看图片,用《弟子规》里的话说一说。

图片一:出必告,返必面。

图片二:物虽小,勿私藏。

图片三:身有伤、贻亲忧。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吗,学的高兴吗?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们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们都要做一个懂得孝顺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1、 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中继续诵读弟子规。

2、 家长工作:和孩子一起讲讲弟子规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