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及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体验和互动机会,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课教案模板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1
教材简介: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狂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在与朋友的合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大象浇花》,把上行音阶的音高唱准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2、难点:观察视频找出游戏规则,并能听着音乐玩游戏。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动物朋友来看花
1、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游戏——快与慢:这个花园看起来怎么样?这么漂亮的花园,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听,谁来了?(播放音乐)。
孩子们倾听后回答: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乌龟、大狗熊……来了,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幼儿听音乐游戏)
(二)大象园丁真勤劳
1、欣赏旋律
1)小动物们来到了花园了,它们觉得这儿太美了,那这个花园的主人是谁呢?听!花园的主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了,(播放音乐)这段音乐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他会是谁?
2)究竟是谁呢?我来唱一唱,你来猜一猜。(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幼儿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课件大象)。原来就是花园的主人是——大象,他还是这个花园的园丁哟,你知道园丁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照顾花园的人。
2、学唱歌曲第一段
1)倾听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欢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玩,听,他又放开嗓门唱了起来。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我介绍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情,特别了不起的样子,接下来他介绍了什么?对,是他长长鼻子,为什么说长长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呢?呜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浇花,他真是一位好园丁,接下来大象又介绍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大象的自我介绍连起来说一说。
3)大象边说边唱起来。再次欣赏第一段。老师演唱,有伴奏。
4)孩子试着演唱第一段。钢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声音你们觉得大象的歌声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唱歌的声音是这样吗?大象的声音就是这样粗粗的,我们再来学一学!幼儿集体演唱一遍。钢琴伴奏
3、学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是园丁哟,应该会为花朵做点什么吧,听!教师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浇花)他浇了几次,我们再来数一数(教师再次清唱第二段)。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2
2 教学目的
(1)为庆祝共和国60周年到来,努力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方针、政策,在目前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实践中,认真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坚持科学发展观。使同学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材,使之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通过本歌曲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中央主力到达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后,与当地群众积下了深厚友情,当地群众对中央红军真诚拥护,热烈欢迎。从此看到了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曙光。说,红军到达陕北后,经过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与西北红军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兄弟般的团结,从此完成了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3 教材分析
(1)本歌曲以陕北民歌曲调为素材,音乐舒展豪放,旋律优美。以集体填词为基础,感情真挚、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陕北地方风格。曾流行陕甘宁边区,后很快传遍全国各地。
(2)全曲为不完全再现三部曲式结构。即a+b+a1
(3)本曲调性结构为隐形d旋律小调,这种小调式的巧妙运用,深刻动人地表现了当年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音乐形象,使之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中国革命音乐艺术之经典。
4 教学难点
(1)本曲音域较宽,跨度较大,最高音为6(小字2组a2),最低音为6(小字组a),跨越两个八度,如较完整地体现全曲,需一定的音乐专业功底。
(2)对于一股中学生而言,c调偏高,若降调效果欠佳,但作为多人齐唱,可用c调。
(3)旋律走向虽不复杂,但节拍变换较多,从开始的自由节奏剑4/4、2/2、2/4、3/2、2/4、2/2等,故齐唱时,需认真地看清楚各部分节拍说明。
5 教学时数安排
(1)若学生懂简谱,可安排2至3节,若学生不懂谱,可需3至5节。
(2)若按歌曲要求,按领唱、齐唱等艺术效果,则需5节左右课时(还要看演唱人数多少。)
6 教学过程
(1)先复习上节课所教的歌曲《自由飞翔》。
(2)导入新课:教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①时代背景:从1941年3月起,我八路军一二0师王震师长率领的三五九旅陆续开进南泥湾,同时陕甘宁边区红色根据地,在中共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扩大耕地面积,促进粮食生产”的大生产运动,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下到田间地头参加劳动,1942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发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1943年和1944年,各根据地都能自给自足,真正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红军指战员,一边种地,一边打仗,与当地群众积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密切了党政军民之间的关系,减轻了人民负担、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从1941年到1940年间,我人民军队共作战42205次。消灭敌人331300多人,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曾出现了“”等许多英雄事迹。1944年3月,我人民军队开始局部反攻,挺进豫东,收复国土。
②本曲出现的有关重要的专业知识有:自由延长记号五连音24561、前倚音、颤音tr、升记号#、重音记号>、反复跳越记号和反复记号等。
③旋律起伏较大的地方有多处。
④教师先示范一遍,再教唱。
7 作业布置
(1)学会并唱准本歌曲。
(2)要求男生,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欣赏曲目,女生以《自由飞翔》为欣赏曲目。
(3)每人写一篇欣赏论文(心得体会),要求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论述要有哲理,不少于800字。
8 教学参考资料 《中共》、《中国革命史》、《中学音乐鉴赏》(湘版)、《和声学教程》等书籍。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学习分辨音乐的上行和下行,能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和下树的动作。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猴子玩耍、爬上树和滑下树等灵巧、顽皮的样子。
3.乐意参与动作创编活动,有做与众不同的动作的意识。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重点:
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能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和下树的动作。
活动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猴子玩耍、爬上树和滑下树等灵巧、顽皮的样子。
活动准备:
1.猴子图片一幅。
2.幼儿用书《猴子爬树》。
活动过程:
一、快慢游戏,感受乐曲旋律。
1.进行"快慢游戏"。
2."当你听到的音乐是很慢的,请你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拍小手。当你听到的音乐是很快的时候请你双手握拳在胸前旋转。"
二、出示猴子图片师:这是谁?(小猴子)它有什么本领?(会爬树)师:谁来表演小猴爬树的样子?
三、观察幼儿用书《猴子爬树》画面,学习用动作表现猴子爬树
1.师:小猴是怎么爬树的?(幼儿学做动作)是一下子爬上去的吗?它先在哪里?(树底下)最后爬到哪里?(树顶上)
2.教师哼唱乐曲上行部分,幼儿练习有节奏地爬树。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猴子在树上玩耍的动作。
师:小猴爬上树后会玩些什么呢?会做什么动作?(反馈个别有的的经典动作,指导全体幼儿一起模仿练习。)
4.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猴子滑下树,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表现。
师:小猴是怎么从树顶上滑下来的?(很快地从树上滑下来)
四、将猴子的动作与音乐匹配,听音乐做动作
1.教师分别弹奏三段音乐,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动作,尝试把音乐和动作相匹配。
师: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感觉小猴子在干什么?
2.教师分别哼唱三段音乐,指导幼儿练习有节奏地做猴子爬上树、玩耍、下树、睡觉休息的动作,教师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将动作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过渡:刚刚,我们和小猴一起听着音乐玩了猴子爬树的游戏。现在,我们把猴子爬上树、摘果子、下树的游戏连起来,听着音乐玩一玩吧。这一次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3.幼儿跟随音乐合拍地做猴子爬树的动作。在动作转换时,根据幼儿动作掌握的情况,用语言或动作提示幼儿。
4.教师鼓励幼儿自编有创意的猴子玩耍动作,带领全体幼儿模仿练习,表现出猴子灵巧、顽皮的样子。
师:除了这样下树,还能怎样下树呢?
5.再次练习动作。
师:让我们赶紧下树,把果子分给好朋友吃吧。
五、合作游戏,体验游戏快乐。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更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两两合作,一位当小猴,一位当大树,一起听着音乐来玩一玩。
六、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做动作1-2遍,然后听音乐模仿猴子的动作走出教室。
师:我们一起学着小猴子的动作到外面去爬树吧!
教学反思:
进行了学习活动“猴子爬树”,感觉班级里的小朋友对这个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他们能愉快的和老师一起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的有趣;他们能仔细地观看木偶的表演,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动作表演和创编活动,体验表现的乐趣。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他们会使用一些好听的词句,如:可爱、活泼等来形容小猴子,而老师也积极回应,用“小猴子听到他们的话愉快地跳起舞来”的话语激发幼儿表达的意愿。老师用集体练习与个别演示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听音乐做动作。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表演。班级里的幼儿每一个都参与到活动中,学地很开心。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初步感应语词节奏,能用肢体节奏表现童谣。
2、通过认识食物与排泄物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软垫每人一块,女孩图片、粪便、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疼?
二、了解食物与粪便的关系。
三、吃坏了肚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幼儿模仿,引导说叠词。
四、听音乐,学说歌词。
1、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跟音乐说歌词,做动作。
2、提炼歌词,练习叠词发音pee pee poo poo
五、音乐游戏
1、出示道具软垫,用软垫当小马桶,听到句尾的词语迅速跳到软垫上。
2、两人一组游戏。教师先示范,一名幼儿模仿上厕所,另一名幼儿手拿软垫当马桶去接。
3、幼儿和家长一起游戏。
六、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及常喝水的习惯。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5
目标
1、初步学习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准备
铃鼓、图谱
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4、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习默唱(注: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