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周密的教案能够提前规划好教学过程,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讲礼貌》大班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礼貌》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别客气”、“再见”、“对不起”等。
2、通过简单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3、初步了解用语的小常识。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重点难点
完整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过程
1、师生表演,师讲解礼貌用语。
2、学生实际表演,完整表述礼貌用语及对话。
3、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4、师小结。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快接受了知识并会使用。
(3)师生互动效果佳。
(4)教具简单,是借用学生的书本、笔等,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不错。
《讲礼貌》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意识,鼓励幼儿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1.纸、笔每人一份。
2.日常生活中进行常规培养。
活动过程:
一、教师问:“小朋友们好。”幼儿回答:“老师好。”教师高兴地说:“你们真有礼貌。现在我向小朋友提个问题,你们平时是如何讲礼貌的?”(幼儿发言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画出简示图。幼儿说:“每天早晨第一次见到老师要鞠躬问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来园问好的简示图。幼儿说:“小朋友应友好地在一起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手拉手的简示图。
二、当幼儿对规则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归纳总结。幼儿说:“小朋友摔倒,我把他扶起来。”教师画出这个情节的简示图,然后归纳为: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应主动帮助。幼儿说:“不能爬栏杆。”教师归纳为:应主动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
三、有些规则幼儿说不出来,教师可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讨论,最后确定规则。教师说:“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打断人家的谈话,但如果我们有急事非说不可,怎么办?”讨论后让幼儿知道要先说:“对不起,打扰您一下。”教师再把此情景的简示图画出来。教师问:“小朋友和别人游戏发生矛盾时,如果你认为你有理,怎么办?”请幼儿讨论,最后确定规则:如果游戏时两人发生矛盾,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四、请幼儿给整幅图取个名字。教师定为:有礼貌的小人儿是我。幼儿取的名字只要不离开“讲礼貌”的主题即可。
五、结束时,教师说:“请小朋友把这6条规则看图说一遍,然后画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在幼儿园是怎么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幼儿画图时,不要求和教师画得一样,只要能说明规则即可)
活动提示:
1.本次活动30分钟。
2.本次活动应让幼儿充分发言,在大家发言后再画出规则图示。
3.讨论后的规则,可制成“图表”挂在室内明显处,作为“幼儿园小朋友守则”。
自评: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不仅为其入小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打好基础。“规则”对幼儿来讲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一来到幼儿园就遇到各种规则,如按时吃饭、午睡、游戏。但是幼儿年龄小,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还很差,他们的.语言行动易受当时情绪和情景的影响,因此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特别是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就更为重要,这也是设计本次活动的主旨。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选用“图示”的手段,把幼儿应掌握的规则具体形象地描述出来,画出情景的简示图,用来说明规则的具体内容,这样幼儿一看就明白,也容易记住。我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和幼儿进行交流、沟通后确定规则,这样易被幼儿接受,幼儿记忆也较深刻。孩子们都是愿意进步、渴望被人夸奖的,我启发幼儿把图示中那个有礼貌的小人儿当成是自己,幼儿画的时候也画成自己,这是一种激励方法,让幼儿自觉有意识地像画中的小人儿那样做,这样比教师简单地说教效果好得多。
《讲礼貌》大班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现代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平时,爸爸妈妈的工作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跟孩子们坐下来一起聊聊天,在孩子们休息的时候,家长们会利用这样的时间跟孩子们沟通沟通感情,一般情况下,家长们都会带孩子们去公园走走、看看,有时候也会带孩子们去看场电影,但是观看电影也是有礼仪讲究的,因此设计了这样的一堂课:关于观看电影时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或者是问题。旨在希望孩子们了解以后能够做到这些方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看电影时的基本礼仪。
2、培养幼儿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活动准备:
四张动物的图片:
两张内容正确的图片:
1、小朋友认真观看电影的图片。
2、小朋友进入影院后拿着票对号入座的图片。
两张内容错误的图片:
1、小朋友在观看电影时大声说话的图片。
2、小朋友在观看电影时吃东西,把垃圾扔得满地都是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都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想一想,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二、关键步骤: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自由分成四组,每组发一张。请各组的幼儿进行讨论,然后为大家讲述自己在图片上看到的内容。
让小朋友们自己做判断:认为自己组图片的做法是正确的站起来,认为自己组图片的做法是错误的趴在桌子上。请代表来说一说原因。
全班的幼儿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四张图片中的内容,哪张图片中的做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哪张图片中的内容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我们该怎样去改正?如果你是图片中的幼儿,你会怎样去做呢?
引出三字歌,然后请幼儿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儿童歌曲,找一首适合的,把歌词改为三字儿歌唱出来,然后请幼儿分组轮唱。
活动延伸:
小小电影院:把我们的课室当成一个小的电影院,老师放一段动画片,请幼儿做好参观,并且要求符合电影院里的相关礼仪要求。
家园互动:
家长带幼儿去电影院的时候,多多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看看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是否遵守了这方面的公共礼仪?鼓励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讲礼貌》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入座时长者先入座。
2、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3、培养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礼仪。
4、启发幼儿用餐需讲礼貌。
【活动准备】
手偶,卡片,礼仪星星的图片或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看看她是谁?(手偶:喜羊羊)同学们见到它高兴吗?可是喜洋洋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呀去美羊羊家做客,因为不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礼仪,弄得美羊羊都和他生气了,宝贝们愿意帮助他吗?
二、基本部分:
1、师:那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探讨一下做客需要注意哪些用餐礼仪吧。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进行表述。
2、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礼仪小星星“是怎么说的,教师用礼仪小星星的口吻说出正确的礼仪规范:我是好宝宝,做客用餐讲礼貌,先请长辈坐,自己再就坐,不要高声语,碗筷不乱敲,好菜大家尝,夹菜要礼让。
3、提问:“小朋友们听清楚礼仪小星星说的话了吗?应该谁先坐下呢?”
幼儿回答教师问题,模仿说儿歌。
4、情景表演:《做客用餐》
美羊羊请大家到她家做客用餐,喜羊羊带着羊村的羊们一起去(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美羊羊、喜羊羊、慢羊羊),
敲门——问好——就坐(长辈先坐、自己再坐)——用餐(不要高声语,碗筷不乱敲,好菜大家尝,夹菜要礼让)——告别。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幼儿鼓励。并学习做客用餐儿歌
附儿歌《做客用餐》
我是好宝宝,做客用餐讲礼貌,
先请长辈坐,自己再就坐,
不要高声语,碗筷不乱敲,
好菜大家尝,夹菜要礼让。
活动延伸:家长带孩子去做客用餐,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礼仪行为。
区域创设:设置一个小餐厅,准备一些餐具及食物,让幼儿能够在餐厅玩“进餐游戏”,巩固用餐礼仪。
《讲礼貌》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核心要素:敲门时身微倾用食指轻击声
一二三有节奏立门侧静等候
活动准备:
一扇门、一封信、幼儿a(邮递员)、幼儿(接信的人)。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手偶,引出故事《神奇的门》。
(二)关键步骤:
1、教师使用手偶进行故事表演——《神奇的门》。
2、表演后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谁去敲了门?
(2)他们是怎样敲门的?
(3)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小组讨论:
(1)“平时我们是怎样敲门的?”
(2)“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
(3)“故事中告诉我们要怎样敲门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
活动延伸:
游戏:《我是送信的邮递员》。
游戏重点:巩固正确的敲门方法。
游戏过程:a:敲门。
b:请问你是谁呀?
a:我是送信的邮递员呀。
b:哪儿来的信呀?
a:×××来的信呀?
b:谢谢勤劳的邮递员。
家园互动
1、家长应该随时引导
2、提醒幼儿掌握并使用正确敲门的方法。
3、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幼儿作榜样。
4、幼儿可以和家长一起玩《我是送信的邮递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