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优质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通过倾听故事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学会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还能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能简单复述故事。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难点:
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自己怎样爱妈妈。
切身体会妈妈的辛苦,在生活中去关心他人。
材料与环境创设:
一幅画,玩具小兔一只,《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
设计思路:
根据主题“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进行开展,在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的基础上,表达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知道妈妈对我们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并且经过讨论完整表诉自己怎样关心妈妈,给妈妈减轻压力,为妈妈做点事。这样既养成了他们良好的习惯,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流程:
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出示实物,讲述故事→提出问题,了解故事内容→扩展延伸,感受亲情可贵。
1、出示图片
①让幼儿知道图片上画了什么?这幅图片要告诉我们什么?
②播放音乐,讨论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我们又将怎样爱妈妈?
2、出示实物,讲述故事
①倾听故事,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对自己的爱。
②请个别幼儿述说自己听了故事的'想法。
3、提出问题,增进对故事内容的了解
①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②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加以总结。
4、扩展延伸
幼儿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边听歌曲,自由讨论对妈妈的爱,回家以后该怎么样表达,让妈妈开心又快乐。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会用“xx多xx,就有多爱你”这个句式以及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活动一开始以图片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接着分段讲故事,通过故事内容和小兔子的话来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学说这个句式。在这个过程中,多采用翻页的形式进行讲解觉得不叫单一,可采取多多种形式来让幼儿更投入其中。在让幼儿的回答时,还是自己讲的较多,应该让孩子多说,并且对于孩子的回答应该多多追问,拓宽他们的思维。在进行创编的时候可能是孩子们已经看多这本绘本整个创编过程比较顺利,因此我就请几个小朋友来创编应该多请孩子来说一说。最后完整欣赏的时候,由于孩子们已经听过这个故事,单纯的让老师来讲可能孩子就不怎么有兴趣听,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方式,孩子们扮演小兔子,老师扮演兔妈妈来表演整个故事,这样孩子们可以参与其中,会觉得更有趣。
优质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自制卡片式图谱, 4个,小雨点4种各2个,︵2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老师,您好》。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边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出示图片小雨点)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图片小雨点)。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片,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小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适合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五、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师:有问号的地方我来唱,贴图片的地方你们唱,好吗?记住在我唱完四句话后你们再唱,行吗?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优质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以轻巧地、有爆发力地声音唱出夏天雷雨时的情景。
2、启发幼儿通过乐器和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达出歌曲中雷雨时的各种声音。
3、通过歌曲来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音带。
2、歌曲音带。
3、鼓、沙球、木鱼等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录有雷、闪电、雨声的音带,让幼儿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在什么时候我们听过?)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要求以轻巧地、有爆发力的声音唱出夏天雷雨时的感觉。
二、敲击乐器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1、出示各种不同的乐器,让个别幼儿来选择乐器,并敲击乐器模拟闪电声、雷声和雨声。
2、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分成三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演示夏天雷雨中的闪电、雷、雨的声音。
3、播放音带,让幼儿跟着音乐敲击乐器。
三、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闪电、雷、雨的声音
1、启发幼儿用肢体或其他的方法来发出类似闪
1、电、雷、雨的声音。(如:用跺脚来模拟雷声,用拍腿拍肩来模拟雨声等)
2、播放音带让幼儿用肢体发声的方法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3、幼儿边唱边表演,教师纠正个别重点处、
4、教师弹琴,幼儿唱歌
优质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中最后乐句的附点音符与休止符。
2、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用指偶根据演唱内容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友好、真诚的情感。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演唱。
2、难点:唱好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活动准备:
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引题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1、幼儿随音乐做游戏《找朋友》,然后和好朋友坐在一起。
(采用幼儿熟悉的游戏导入课题,为学唱歌曲做好两个准备:一是情绪上的.准备,通过游戏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去和好朋友一起活动。二是节拍及动作上的准备,《找朋友》和《一对好朋友》两首歌曲都是2/4拍,同时歌词和动作有些类似,比如"你好""再见"等等,这样容易调动起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学习新知识。)
(二)欣赏歌曲
师:找到了好朋友真开心,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1、幼儿两两自由交流。
(在这里,给幼儿时间让他们自由的交流,比如孩子们会说说悄悄话、拉拉勾、眨眨眼、拍拍手等等,充分给孩子交流的机会和自由。)
师:你们真是一对好朋友!下面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歌名就叫《一对好朋友》。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这一对好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心里是怎么样的?
3、再次完整倾听乐曲。
(在此环节中,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幼儿欣赏歌曲记忆歌词,而是先给幼儿创设了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和好朋友充分交流,其实,孩子们的交流也正是歌里唱到的,然后让孩子们带着同样的体验去欣赏歌曲,更能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情感。)
(三)学习歌曲
师:一对好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
1、老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说歌词。
2、随伴奏音乐说歌词。
3、随伴奏音乐轻声跟唱歌曲。
4、好朋友面对面一起演唱歌曲。
(本环节从朗诵歌词到轻声歌唱再到有感情的演唱,老师没有过多的提示语言,而是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以幼儿的感受为主,引导孩子逐步提高,既突破了难点,又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强调的:以幼儿为主体。)
(四)表演歌曲
1、让幼儿和好朋友随音乐创编动作
2、请一对好朋友表演创编的动作
3、集体随音乐表演歌曲
4、交换朋友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通过自由创编、分组表演、集体表演、交换朋友表演等多种形式,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去交流,更好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五)谈话
小结:和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开心!让我们和更多的好朋友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歌吧!
活动反思:
在歌曲《一对好朋友》这节音乐课中,我尽量根据二年级学生的 特点,在导入的时候让学生欣赏了他们熟悉的歌曲《找朋友》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
引入到新课教学。在歌唱的过程中,抓住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学生 掌握比较好, 附点四分音符和倚音的演唱都比较正确, 歌曲的表现性也不错。
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德育,人和人之间要和睦相 处,人和动物也是好朋友,也要和睦相处。
一节课下来, 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 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难点, 教师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础乐理课要上得轻松, 学生也学得开心, 课堂还很活跃。 这节课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 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 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提出 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这堂课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比如, 在组织学生拍手为歌曲伴奏 时,二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动作,而忽略耳边的音乐, 这样容易造成节奏乱的局面, 课堂的纪律也很难把握, 以后要引导学 生多关注音乐。
优质课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大班的幼儿对音乐有了初浅的认识,尤其对那些有情节的音乐作品更为喜欢。他们很愿意用歌声、用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而且他们对音乐节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初步从音乐中听出所表现的内容,会用肢体模仿。在音乐欣赏钟表店这一活动中,我会给幼儿提供钟表店的ppt,让他们更为形象、准确的观察了解钟表的走动和响铃,为下个环节欣赏音乐做好经验准备。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在钟表店》,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及合适的乐器表现出音乐中钟表行走的声音和铃声。
3、培养幼儿轻拿轻放乐器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倾听音乐,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难点:尝试用肢体动作及合适的乐器表现出音乐中钟表行走的声音和铃声。
活动准备:
ppt(钟表店),音乐,节奏谱,响板,响筒,串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入场律动:小朋友们到老师这来,我们跟着音乐跳支快乐的舞吧!(摇手、蹲、摇摆、蹲走。)(《两只老虎》伴奏)
2、情景设置引出钟表店。小猫叮叮家的钟表坏了,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去钟表店帮它选一个。那我们赶紧去钟表店吧。
3、观看ppt,感受钟表的各种声音,用动作来表现。小钟表走路是什么声音呢?(嘀答嘀答嘀答)谁来用身体动作模仿一下?这又是什么声音呀?(叮铃铃)谁来用动做表现一下闹铃声?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倾听乐曲《在钟表店》,并感应曲式。你刚才听到了什么?(闹钟的声音)闹钟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咕咕)(叮铃铃铃)那你觉得这首乐曲有几段?(两段)是从哪儿听出来的?(有两次不一样的闹铃声)
2、播放乐曲《在钟表店》,幼儿根据乐曲拍节奏,尝试找出三拍响一次铃的规律。
(1)我们一起用小手给这首曲子伴奏吧。小闹铃走的时候拍手,遇到闹铃响你可以弹手指或转手腕。
(2)我们每拍几次手,小闹铃就会响?(三次)
3、再次播放乐曲《在钟表店》,并画出节奏谱,进一步让幼儿感知三拍响铃的规律。这个小x代表什么?(小闹钟在走)这个﹏代表什么?(闹铃声)小闹钟走了几下小闹铃就出来了?(三下)
4、继续播放乐曲《在钟表店》,根据节奏谱打节奏,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1)我们一起来打节奏,嘀答嘀答嘀答铃……(老师指着节奏做举手代表叮铃铃铃)
(2)我们再来一次,播放《在钟表店》(老师带幼儿拍拍手,举手)
5、尝试用不同乐器表示钟表走的声音和闹铃声。
(1)老师带了好多乐器,看看都有什么?(响板,响筒,串铃,手铃)
(2)响板,响筒的声音比较清脆,这像什么?(钟表走)而串铃的声音像什么?(闹铃)
(3)打击乐演奏(我们一起用乐器给这首曲子伴奏,好吗?)
三、结束部分
演奏结束了,让我们轻轻的把乐器放到刚才拿的地方,去外面做游戏吧!
优质课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节目的排练和庆祝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
2.感受新年联欢会的欢快气氛,体验节目演出的成功感。
3.能在新年联欢会后做好收拾整理的工作。
二、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喜欢的节目,家长和孩子排练好以家庭为主体的节目;教师也要排练好自己的节目。
2.提前做好联欢会主持人的选拔准备,场地及音乐准备,感受庆新年的愉快气氛。
3.教师为幼儿准备好新年礼物、点心、水果等。
三、活动过程
1.联欢会的准备工作
(1)做好联欢会场地的准备。
(2)幼儿邀请爸爸,妈妈进入联欢会现场。
(3)教师为幼儿化妆。
2.家长、幼儿、教师共联欢
(1)教师协助主持人主持节目,主持人向大家问好,介绍来宾及联欢会内容。
(2)幼儿表演节目。
舞蹈:快乐天使
韵律操:欢天喜地
(3)家长与幼儿共同进行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心心相印(游戏人数6组家庭)
准备:呼啦圈6个
玩法:幼儿跳入自己前面的呼啦圈,然后将圈从脚下到头上取出,再次放到前面跳入,再取出,以此类推直至终点,在终点等候的家长与幼儿一同钻入圈中,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用身体的力量撑住呼啦圈,不准用手拿,跑至终点,先到者获胜。
亲子游戏:模仿秀(游戏人数6组家庭)
准备:老师选出骑马舞的视频
请6组家庭观看“骑马舞”的视频(1分钟),然后家长孩子再进行模仿,比一比谁模仿的表情、动作到位,而且最有创意。
亲子游戏:小鸡出壳(游戏人数6组家庭)
准备:大张的废报纸若干,每张画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让孩子发令说:“预备——起!”父母和孩子赶快拿起报纸,小心机灵地从蛋中间撕破一个洞,幼儿然后将头、肩、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再跨出报纸。发出“叽、叽”声,一只小鸡孵成了。可以接着再撕再钻,要是将报纸撕破了,就算失误。最后孵出小鸡最多的人为优胜。(4)教师表演节目。
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新年好》
3.联欢会的整理工作
(1)组织幼儿做好桌椅整理摆放、地面卫生的清扫及物品归放等。
(2)引导幼儿谈话;谈谈参加联欢会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制作新年贺卡。
优质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泡茶或搭配泡茶。(难点)
3.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2.cd光盘。
3.幼儿(根据药材的量和种类进行分小组)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见的中草药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莲子心、陈皮若干)
4.教师课前查阅一般中草药的加工过程。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观看《鹿茸救母》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产生对中药的兴趣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鹿茸救母”的故事)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亲的病?
老师总结:青阳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药把母亲的病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二、观看ppt,认识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
1.请幼儿运用视觉方法观察中草药,引导幼儿说出中草药的名称及外形。
老师总结:中草药中有红有绿,形状也不一样。
2.感受普通的植物经过加工能变成中草药的神奇性。
老师提问:你发现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老师总结: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的植物的花、果实等,经过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药,真神奇。
三、结合cd光盘及ppt,知道中草药的保健、治病作用
四、操作实验,进一步观察中草药
1.发放材料:用闻、捏等多种感官方法,观察中草药的特点。加深孩子对中草药的认识。
幼儿代表发言。
师总结:有的捏上去软软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闻起来还有清香味呢。
2.尝试泡茶。
要求:泡茶时,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细观察中草药在水里的变化。
3.幼儿观察、品尝,相互交流中草药在水中的变化。
活动总结:有的中草药可以泡,是保健药,但有些中草药是不能随便泡的,更不能乱吃。让幼儿尝试泡茶或搭配泡茶,感受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活动延伸
1.开展区域:小小药店。一个小朋友当医生。其他小朋友当病人。
2.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蒲公英、竹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采集、清洗、晾晒等活动,认识更多的常见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