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解,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案的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相一致,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阅读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孩子正处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这就造成了部分孩子在早期阅读中只停留在看字儿忽略了对画面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于是我们尝试以“分享阅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图文结合地阅读图书。同时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学习句式模仿说话,进一步完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喜欢阅读,能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
2、掌握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名称,并能准确指认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苍蝇苍蝇快走开》的大手一本;人手一个蝴蝶的指偶;苍蝇和小猪的道具各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带幼儿唱,一起玩拍打身体各个部位的音乐游戏。
1=c
5 6 5 4 | 3 4 5 - | 2 3 4 - | 3 4 5 - |
头 发 肩 膀 膝 盖 脚, 膝 盖 脚, 膝 盖 脚,
5 6 5 4 | 3 4 5 - | 2 2 5 5 | 3 3 1 - |
头 发 肩 膀 膝 盖 脚, 眼 睛 耳 朵 鼻 子 嘴。
2、老师出示一个小猪的模型,引出故事书。
(二)出示大书,引导幼儿有序地翻阅读本,并能有节奏地齐读。
(三)结合幼儿身体,引导幼儿说说身体还有哪些部位。
(四)游戏“苍蝇来了”,引导幼儿巩固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认识。
1、 师: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苍蝇,飞到东来飞到西,看看它落在哪里呢?我们赶紧把它赶走吧!
(启发幼儿用读本中的句式赶苍蝇。引导幼儿说清楚身体部位的名称,说清楚“不要落在xx上。”)
2、变换苍蝇落脚的地方,游戏反复进行,巩固对身体部位认识和对句式的练习。
3、苍蝇被赶走了,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不喜欢苍蝇。
(五)游戏“蝴蝶,蝴蝶,快飞来”的游戏,引导幼儿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
1、教师出示蝴蝶的小指偶,“赶走了讨厌的苍蝇,又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我们欢迎一下美丽的蝴蝶吧!”(引导幼儿学习短句“蝴蝶,蝴蝶,快飞来!”)
2、在幼儿的欢迎声中,教师将“蝴蝶”落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引导幼儿说出“蝴蝶飞到哪里了?”启发幼儿运用句式“蝴蝶,蝴蝶,快飞来,飞到我的xx上。”
3、幼儿人手一只“蝴蝶”和蝴蝶做游戏。
幼儿与老师一起边学习蝴蝶飞的动作,一边念儿歌“蝴蝶,蝴蝶,快飞来,”教师发出指令,请幼儿将“蝴蝶”停在身体的相应部位上。
4 、将幼儿创编的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进行朗诵。
(六)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指导幼儿将创编的内容制作成新的读本。
活动反思
一、充分解读绘本。在充分解读绘本的基础上,我把握住了绘本蕴含的情感价值,带动幼儿身临其境的体验角色情感。
二、采取适宜手段突破重难点。以游戏贯穿始终,通过“拍打游戏”、“苍蝇走开”、“蝴蝶飞来”等游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读本的句式,并引导创编。
三、注重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活动中,我能根据绘本情节变化,设置了幼儿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而且引导幼儿有序地翻阅读本,并能有节奏地齐读。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画面进行大胆猜想和讲述。
2.能完整地讲述事件发生的经过。
3.养成仔细看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张画有苹果树和小老鼠的图。
2.六张连体图。
3.一张画有鼠小弟和海狮的图。
活动过程
一、单图激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请你们看看图上有什么?
师:你们再认真看看苹果树长得怎么样?小老鼠又长得怎么样?请你们猜一猜,图上的鼠小弟仰着头在想什么?鼠小弟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二、连图悬念,激发猜想。
引导幼儿观察6幅连体图的下半部分,抛出悬念,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猜想。
三、大胆猜想,完整讲述。
1.激发幼儿猜想第一幅图,老师示范讲述画面内容。
2.集体猜想并讲述第二幅图。
3.以竞赛形式,分组合作猜想剩余的四幅图。
4.师小结: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鼠小弟,虽然他暂时摘不到苹果,但是他不灰心,不放弃,一直在想办法。你们喜欢这只鼠小弟吗?
5.出示鼠小弟和海狮的图,激发幼儿继续猜想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时候来了什么动物朋友,树上还剩下2个苹果,鼠小弟最后能吃到苹果吗?我们带着这幅图回班级再来一起讨论吧。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学会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所蕴藏的感情,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狐狸爸爸鸭儿子》ppt,可活动的鸭蛋图片(后面附有一只鸭子图片),背景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对孵蛋的方法和过程已经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狐狸图片,情景导入。(p3)提问:
孩子们,这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狐狸聪明又狡猾,但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只不一样的狐狸,相信你们听完这个故事以后,一定会爱上这只狐狸!
二、教师引导幼儿逐页观看ppt,理解故事内容。(p4—p6)
1、教师情景讲述: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提问:
狐狸发现了大鸭蛋,他的心情会怎样呢?你觉得狐狸会怎样做?
狐狸一个箭步跳上去抱住鸭蛋,迫不及待地把它放进嘴里。
理解并表演:一个箭步、迫不及待
师:迫不及待什么意思?(一刻也等不住了)
师:谁能表演一下?(精确表演“跳”“抱”“放”)
2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讲述)
3、吃蛋还是吃鸭:
(1)观察图片,揣摩人物想法:
师:狐狸嘴里含着蛋,脑袋里想着什么呀?(吃鸭蛋还是鸭子呢?)
他刚要一口咬下去,脑袋里却有个声音说:“你是想吃鸭蛋呢,还是想吃肥嘟嘟的小鸭子呢?”
(2)大胆猜测:你觉得狐狸是喜欢吃鸭蛋呢,还是喜欢吃肥嘟嘟的鸭子呢?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吃到鸭子呢?你能帮狐狸想想办法吗?(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大吃一顿。孵蛋,这个主意真好!)
4狐狸决定孵蛋
于是,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大吃一顿。那你们觉得狐狸会用什么方法来孵蛋呢?
5、引导幼儿了解狐狸爸爸孵化小鸭子的经历。(p7—p13)
--出示p7: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狐狸用了哪几种方法孵蛋?(幼儿自由发言)
--第一种方法:狐狸孵蛋的第一种方法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狐狸孵蛋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么?请小朋友来学一学。你感觉怎么样?
看一看狐狸的表情,(龇牙,眉头紧锁,发抖)看来它也很痛苦,很累,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它换了一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把鸭蛋绑在肚子上?这个办法怎么样?说出你的理由。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天,狐狸看见了一只肥肥的小兔子,它马上追了上去,可是鸭蛋从它身上掉了下来,狐狸吓出了一身冷汗)
--师:最后,狐狸在草地上苦思冥想,终于让它想出一个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把蛋放进嘴巴里,不仅温暖,而且很安全,看来这是个好办法)
6、教师用鸭蛋图片演示小鸭出壳,引导幼儿体会狐狸孵出小鸭后的激动心情。(p14)
--终于,孵蛋第二十一天的时候,狐狸突然被一个声音惊醒,他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蛋壳上竟然有了裂痕。你们猜,发生什么事情了?
教师用蛋壳教具演示小鸭孵出来的情景。
---狐狸的美梦成真了,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美梦指得是什么?
7、狐狸成爸爸(p15—p18)
出示p15:没想到,小鸭子忽然朝着狐狸的鼻尖冲过来,叫着:“妈妈!妈妈!”狐狸吓呆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你妈妈。我,我,我是男的,只能做爸爸。”“爸爸!爸爸!”小鸭子爬上了狐狸的鼻子。 “爸爸!爸爸!”小鸭子爬上了狐狸的头。“爸爸!爸爸!”小鸭子咬住了狐狸的耳朵。狐狸闭上眼睛,不知道该怎么办。
狐狸会不会一口把小鸭子吃掉呢?
“爸爸,我饿。”小鸭子说。“我也饿。”狐狸用爪子一把将小鸭子扫进自己的大嘴里。小鸭子啄着狐狸的.舌头,狐狸疼得长大了嘴巴。小鸭子说:“爸爸,以前我在蛋壳里的时候,你天天就是用它摇着我睡觉的,对不对?好舒服哦。”小鸭子从狐狸的嘴里爬出来,“爸爸,我饿了。”狐狸叹着气,从旁边摘了一些野莓给小鸭子吃。
理解:狐狸已经美梦成真了,他把小鸭子扫进嘴巴里,可为什么叹了口气又让小鸭子爬出来了呢?狐狸从第一天起就计划着吃到肥嘟嘟的鸭子,可为什么辛辛苦苦等到第21天,终于能吃到鸭子的时候却放弃了呢?
8、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
--出示p19-p20: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爸爸和鸭儿子是怎样在一起相处的?请幼儿和同伴相互说一说。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鸭儿子要睡觉了,狐狸爸爸为他做了什么?鸭儿子睡眼朦胧地会对狐狸爸爸说什么呢?狐狸爸爸看到鸭儿子可爱的睡相又会说什么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狐狸爸爸和鸭儿子在做什么呢?为什么狐狸爸爸身上系着绳子?仔细看看狐狸的眼睛,眼里充满了对鸭儿子的爱,多么亲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
三、总结点题:
1、故事讲完了,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我们一起来为这个充满爱的故事取个名字吧!
2、谁来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四、情感延伸,结束活动。
--师:你们也有自己的爸爸,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你又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呢?
--教师小结:因为爸爸是一家之主,要撑起整个家庭,所以平时工作很忙,很辛苦,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你们,但是他们也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你玩游戏,给你们讲故事,牵着你的小手到公园去散步,爸爸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说出:宝贝我爱你。但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爱你们,最后,老师把一首小诗献给每一位爱孩子的爸爸!
?爸爸的爱》
爸爸的爱藏在苍劲有力的大手里,
每当我摔倒时,
这双大手总是将我扶起。
爸爸的爱藏在默默的眼神里,
我的每一步成长,
总有一双眼睛在关注。
爸爸的爱藏在宽厚的胸怀里,
每当我伤心时,
他总是会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爸爸没能更多的言语,
但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
今天我要大声的呼唤,
爸爸,我爱你!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
2、激发幼儿阅读绘本图书“边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头饰:野兽5个,小兔、小马等各种动物45个。
2、呼啦圈45个,分散摆放在活动室外的平顶上。
3、“野兽来了”的游戏图片(各种颜色的圆圈,分别住着一只小动物。)
4、一本大图画书《边界》。
5、电子图书中的一个画面(表现门是人类家的边界。)
活动过程
一、游戏“野兽来了”。
1、每幼儿戴一动物头饰,其中5人戴“野兽”头饰。
2、美丽的森林。
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小兔、小猫、小马和许多的动物,它们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过着非常安详的日子。可是,有一天,突然来了几只野兽,小动物们在外面玩时,都会相互问问:“野兽来了吗?”当听到野兽来了,小动物们只有逃回家才能获得安全。
3、讲解游戏“野兽来了”玩法。
小朋友看,这里有许多呼啦圈,这些呼啦圈就是小动物的家,一个呼啦圈是一只小动物的家。我们都戴上了动物头饰,下面我们就来扮演小动物玩“野兽来了”的游戏,记住你扮演的是什么动物,你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呼啦圈,在外面玩时要问问别的动物,“野兽来了吗?”当听到“野兽来了”就要赶紧回家,这样才安全。
4、进行游戏“野兽来了”。
5、带领幼儿回活动室。
二、谈话,帮助幼儿理解“边界”的含义。
1、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你扮演的是什么动物?你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呼啦圈?
2、出示游戏图。
这些动物也在玩“野兽来了”的游戏,看,这些动物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呼啦圈?
3、讨论:为什么小动物回家了,就安全了?
4、原来游戏中呼啦圈就是“小动物”家的边界,野兽不能越过边界去抓小动物。
三、人类的边界。
1、小动物的家有边界,那我们人类的家有边界吗?
2、我们的家的边界是什么?
3、出示电子图书中的'一个画面(表现门是人类家的边界。)
这里有谁?他在干什么?
4、原来我们的家的边界是门和围墙。
四、阅读图书封面。
1、出示图书封面。
这里有本书,叫“边界”,我们来看看书的封面上有什么?
2、小结:古时候用城墙作为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之间的边界,现在城墙没有了,但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也可以算是城市的边界。
五、自主阅读。
1、这本图画书中还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边界,有动物的边界,也有人类的边界,等会儿,我们来看看吧。
2、强调阅读要求。
仔细观察、安静看书,看看书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是用什么做自己家的边界?
3、幼儿自主阅读,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看书姿势。
4、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是用什么做家的边界的?
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下课后老师会把《边界》的图书放在图书角,小朋友可以到图书角去看看除了我们讲的,还有什么边界,下节课再告诉大家。
幼儿园阅读教案,如果教师们能够从小就让幼儿养成一个爱阅读的好习惯,就能让幼儿长大后在学习上比别人能够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所以幼儿的阅读课一定要好好的教导。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局,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与乐趣。
2、引导幼儿根据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胆表达想法。
3、通过教师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小鸡和狐狸的手偶、背景图、手偶剧《聪明的小鸡》
2、书(遮住第10页书的文字)、小书
教学过程:
一、手偶引入
1、出示小鸡和狐狸的手偶,激起幼儿的兴趣,表演故事的1、2页内容。
2、提问:小鸡出门散步时遇到了狡猾的狐狸,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二、观察第10页和第1~6页,介绍书名。
第10页:你们猜的对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上有谁?(小鸡、狐狸、农夫)狐狸在做什么?他发出的声音怎样?(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狐狸周围的波浪线和“呜呜”的黑色锯齿状标注还有小鸡用手塞着耳朵的'样子)狐狸为什么发出了这么的声音?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出示封面)故事的名称就叫做《聪明的小鸡》。
第1、2页:老师引导幼儿看着图用故事中的语言带过(有一天,天气可好啦。小鸡唱着歌出门去散步,才刚走出门就被一只狡猾的狐狸给看见了,狐狸可高兴了心里想:这回我可以美餐一顿了!趁着小鸡不注意的时候,狐狸一下子就窜了出来,吓得小鸡赶快跑。
第3页:你们说小鸡和狐狸比起来谁跑得快?狐狸会对小鸡说什么?
第4、5、6页:小鸡听了是怎么回答的又是怎么做的?他们在比赛什么?谁赢了?
三、幼儿看小书7~12页然后提问。
1、接下来他们又会比赛些什么呢?最后小鸡能成功逃脱吗?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的故事书里,我们一起去小书里接着往下看吧!(请幼儿带着疑问自主阅读第7~12页。)
2、结合书小结(第7~10页):接下来他们又比赛了什么?谁赢了?为什么小鸡要和狐狸比叫声?(引导幼儿观察远处的农夫)(第11、12页)狐狸的叫声被谁听到了?小鸡得救了吗?
四、完整观看手偶表演《聪明的小鸡》
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鸡?(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要像小鸡一样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6
一、阅读目标:
1、共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魅力。
2、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与阅读相结合,续编故事结尾。
3、通过阅读交流,感受“爱”的力量、友谊的真谛。
二、阅读预设
(一)导入故事,认识主人公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是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霸王龙。出示扉页。你对霸王龙有所了解吗?霸王龙是恐龙时代生活在陆地上最强大的一种食肉动物,也就是说它们以比他们弱小的动物或恐龙为食物。
2、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一起读:以前,以前,很久以前,有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
(二)观察想象,共读故事
1、我们的故事开始了,你们看,这只霸王龙在干什么?是的,它在追捕一群小戟龙,发出了可怕的吼声:嗷呜嗷呜——砰嗵嘣——“啊——是霸王龙!”“快跑!”
2、讲述图1——12,居然有人救了他,还帮他舔伤口。他可是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呀!
3、讲述图13——18,你对你朋友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或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把恐龙两个字改成同学,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能认识你这么好的同学,真是太高兴了!你真好,一定有许多朋友吧?”
多么美妙的语言啊,谁愿意来读读薄片龙和霸王龙的对话?指名对话:
“能认识你这么好的恐龙,真是太高兴了!你真好,一定有许多朋友吧?”
“啊,对。你呢?有朋友吗?”
“朋友?我没有朋友。”
“没关系,那我做你的朋友。明天还在这儿见面吧!”
4、回家的路上,霸王龙的心一阵阵地疼,为什么霸王龙的心会疼呢?
5、讲述图19——23,你们又看到了什么?霸王龙变了,他没有横冲直撞,没有追赶小戟龙。他不再是那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
6、讲述图24——26
(三)回顾感受,了解题目、作者
1、故事读完了,留在你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画面,哪些话语?(回放)
2、多么让人回味啊,让我们再来看看那只霸王龙,他还是那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吗?那现在的他是一只恐龙。
3、是谁使霸王龙有了这样的变化?薄片龙是怎样对待霸王龙,才使霸王龙有了这样的变化呢?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信任才使本性粗暴的霸王龙萌发了爱的种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真诚的'交往,善意的感化,是一种爱的力量。
4、这么感人的故事,想知道它的题目和作者吗?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你真好》,还记得这是谁说的话吗?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绘本创作作家宫西达也。他创作的“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深受小朋友和大人们的喜爱,老师就非常喜欢。《你真好》就是其中一本,恐龙的温馨故事还有两本,分别是《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和《我是霸王龙》,主人公都是霸王龙,也很感人,你们自己可以去读一读。
(四)续编绘写
1、其实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你们想,这只已经变成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的恐龙,它的生活还会像以前那样吗?那他还会交到哪些朋友呢?
2、请大家大胆想象,以“以后,以后,不久以后,有一只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的恐龙"为开头,续编故事的结尾。拿起笔,大胆地画一两个画面,并简单地写一两句话。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标志,学习阅读导游图上的多种信息。
2.乐于尝试解决问题,能与同伴合作规划游览线路。
3.尝试自主阅读“淹城野生动物园”的导游图,感受导游图的方便与实用。
活动准备
动物园导游图大图一张,小组操作用的中图三张:“淹城野生动物园”导游图18份;进口、出口、售票处、问讯处、医务室、火车站、餐厅、厕所标志各一份;写有1~6数字的小旗子三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跟动物有关的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出示动物园导游图大图,阅读各种信息
1.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读图。师:看看图上有什么?图上用什么来表示动物的?为什么又画动物图像又写文字呢?(又有图像又有文字能让更多的人读懂)图上有这么多动物,这是哪里啊?(动物园)
2.认识几种生活标志。师:除了动物,你还看到了什么?(进口、出口、售票处、问讯处、医务室等标志。幼儿看到哪种标志教师就出示该标志在黑板上,先让幼儿说说这种标志是什么意思,然后了解标志的名称,再请幼儿到大导游图上找到该标志。)这张图告诉我们这么多信息,这是一张什么图?(地图)
3.幼儿尝试在导游图上找目的地。师:(1)动物园的地图有什么用呢?(帮助大家又快又准地找到要去的地方)(2)动物园这么多动物,你最想看什么动物?请个别幼儿上来找到一个自己最想看的动物场馆并指出游览线路。(3)请幼儿找出三个游览景点,规划游览线路,说说先到哪里,再到哪里,最后到哪里,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游玩。
教师小结:孩子们,正像你们说的一样,动物园的地图中藏着很多既有趣又有用的信息,它可以让人们又快又准确地找到想去的地方,不走弯路,节约时间。这样把游览景点画出来方便大家的地图叫导游图。你们见过导游图吗?在哪里见过?
三、分组操作:规划游览线路,自主阅读导游图
1.幼儿自主阅读“淹城野生动物园”导游图。每人一份导游图,自主阅读,看看导游图上有哪些信息,跟黑板上的大图是否一样,有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去过动物园的小朋友可以找一找上次玩了哪几个地方,边看图可以边跟旁边的好朋友讨论讨论。
2.请一名幼儿上来讲讲自己是怎样阅读的,发现了哪些跟大图上不一样的东西,跟大家交流分享。
3.幼儿分成三组合作规划游览线路。要求:首先,每人在动物园导游图上找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然后大家商量:第一站去哪里?第二站去哪里?第三四五六站去哪里?最后把写有1、2、3、4、5、6的小旗子按先后顺序贴在相应的景点,检查一下线路是不是合理。
4.评价小组操作情况。从三组中选一张小组规划的线路图贴到黑板上,请一名代表上来介绍是怎样规划的,为什么这样规划,老师简单点评。
四、迁移经验,鼓励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导游图
师:今天我们阅读了导游图,还小组合作规划游览线路,我们知道了导游图不仅很有趣而且很实用,它能帮助大家又快又准确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在各个景点都有这样的导游图,以后你们出去游玩时就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阅读导游图,让它为你们服务。
幼儿园阅读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边看书边听教师讲故事,学习点指画面中的动物。
2.通过观看情境表演,尝试用动作简单的表现故事情节,理解并说词语“太轻了”“太重了”。
3.初步感受故事中同伴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点知画面中的动物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痒痒挠、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阅读的兴趣。
1.教师翻看故事书的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名称。
教师:故事的名字在哪里?谁能指给老师看一看?
2.教师手指故事名称,帮助幼儿明确并学说故事名字。
教师:故事的名字叫《老虎挠痒痒》。
(二)教师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手指教学大书,生动的讲故事。
2.教师:(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3)狐狸在帮老虎做什么?
(三)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引导幼儿学说老虎的话:“不对不对,太轻了!”“不对不对,太重了!”
教师:(1)狐狸为什么要帮老虎挠痒痒?
(2)狐狸给老虎轻轻挠的时候,老虎是怎么说的?
(3)狐狸给老虎重重挠的时候,老虎是怎么说的?
2.教师出示痒痒挠,并模仿老虎用痒痒挠挠痒痒的动作。
(1)教师:最后狐狸送给老虎什么东西?
(2)教师:痒痒挠长得什么样?
(3)教师模仿老虎用痒痒挠挠痒痒的。
教师:老虎怎么用痒痒挠挠痒痒的?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一做用痒痒挠挠痒痒的动作,教师边做边说出痒痒挠的好处。
教师:痒痒挠,真方便。想轻挠,轻轻挠;想重挠,重重挠;想挠哪儿,就挠哪儿。
(5)教师:老虎用痒痒挠自己挠痒痒,感觉怎么样?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并感受故事中动物间关爱的情感。
1.引导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背上痒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教师:背上好痒好痒,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并用故事中的语言提示幼儿的动作表演。
教师:老虎自己用痒痒挠抓,怎么抓的呢?
4.教师启发幼儿想一想狐狸为什么会去帮老虎挠痒痒,引导幼儿感受同伴间的关爱。
教师:老虎背上痒痒又够不着,谁去帮忙的?狐狸为什么要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