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Mute

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以提高学习动机,教案不仅仅是为教师准备的工具,还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语文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教案最新6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学会摘录笔记法,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实践和教师指导会识别好词好句,学会摘录笔记法。

教学难点:

自主识别好词好句。

教学方法:

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指导讲解。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每人准备摘录笔记本。准备阅读指导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默读的读书方法,你能说说什么是默读吗?(用眼看,用心想,不出声。)默读有什么好处?(速度快,安静,便于专心想。)

今天老师还想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法?

板书课题:摘录笔记法。

二、明确方法,懂得好处。

教师讲解:摘录笔记法就是读书时把文中的好词、好句找出来,抄在笔记本上,多积累,多记忆。

读书动笔好处可大了,你们能想想摘抄好词、好句有什么好处吗?学生自由谈。

指导理解:好处:加深印象,积累词句,自己说话、写作时运用,能使内容更生动、丰富。

三、出示训练,识别好词、句。

1、出示范文,进行训练。

下面让我们默读一篇文章,从里面找出你认为好的词、句,用笔画下来,并想想好在哪里?

学生读文画词、句。

汇报交流。

2、指导识别好词好句。

大家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词句,理由很充分,确实是好词好句。板书:自己喜欢的词句。

其实好词好句是有一些明显特点的,例如描写的词语、句子;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例句体会描写的词句。

2)学生说比喻句体会比喻句及好处。教师结合例句指导体会拟人、排比句及好处。

3)指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给出例句。(让人感受深刻,能受到启发的句子)

板书:描写的词句,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 3、再读范文,找描写的句子,找比喻及排比的句子,找含义深刻的句子。(小组合作)

汇报交流。

四、阅读训练,实践体验。

1、从课外书上自选一篇文章阅读,找出好词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汇报摘抄的词句。

五、总结收获,培养习惯。

1、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摘录笔记法,懂得了什么是好词好句。积累了一些词句。)

2、课下把范文中画出的好词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3、总结指导:今天老师和大家学的知识真不少,要想找准好词句,还需不断地练习,以后读书一定要留心好词句,读后记下好词句,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字、词的学习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积累字、词。

2.通过阅读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知识,表达自己感想。

3.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默读短文,并结合小制作进行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完成的小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请开动脑筋和我一起去发现文字王国中的奥秘吧!

──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正音(指名读,纠正错音)。

3.同桌互读(说一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4.归纳小结(归纳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只是交换位置,组成新的.词语,词义不同。)

5.鼓励学生说出类似词语(教师板书)。

如:算盘盘算到达达到喜报报喜喜欢欢喜

6.齐读词语,师生小结(让我们牢记规律,去发现更多这样的词语。)

二、读读认认

1.课件演示(出示课件:肤问:谁认识这个字?并指名读,再出示拼音。)

2.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出示课件:月夫肤(皮肤)说说记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

4.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其它汉字。

5.师检查识字情况(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6.巩固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出示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词宝宝迷路了,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一、我会读

1.读一读词语,发现每组词语在意思上联系。

2.读句子,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3.指导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纠正练习、再指名读)。

4.拓展练习: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

二、我会读

1.默读短文(画出生字,可借助字典或和同学交流学会)。

2.指名读(说说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朗读,特别是师范读)。

4.说说从鲁班身上学到什么?

5.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一、观察小制作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用易拉罐做成的灯笼,引导学生观察,你认为做得怎么样。)

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把小制作放在自己课桌上)。

三、板书课题《我们的小制作》。

四、师生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制作过程说清楚,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补充纠正。

(2)分小组交流。

①每小组同学轮流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还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及时解答。

②比一比小组中哪名同学说得好,推举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评出优秀讲解员和最佳作品)。

五、办作品展览会,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台

一是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多,选出最有特色的邮票,向同学介绍它的内容。

二是同学读自己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并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三是学生自愿展示自己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新邱区中部小学 刘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a案,二下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准备】

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教学目标】

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四、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4、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集中识字

1、展示“苹果”卡片,让学生自由读,自我检查。

2、展示自我认读情况。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生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2、教师简介“张衡”。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教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板书课题),多音字:数(shǔ、shù)。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2、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开火车式认读生字:口头组词,练习用词说一句话。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初读感悟:

①一边听录音范读,一边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②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读给同学听。

③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候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1、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口头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题。

二、复习词语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读。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

重点指导:“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数”:左右结构,左右均。

“离”:上窄下宽。

2、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同学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小学教科版第四册快乐读书屋三的一则寓言课文。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课题是种葫芦人说的话,这句话正是他的错误所在,也是没有收到葫芦的原因。

设计意图: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饱满的情绪是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更要通过多种自然活泼的形式,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课我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包括课文插图,多媒体动画等)、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加强读书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的教学形式“以读为主,读读议议”,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学习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则是一名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让读书活动在有序、有质中推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通过故事,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老师真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上这堂语文课。为了表示老师对同学们的喜爱之情,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1、(教师画无叶的茄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这是什么?这棵茄子跟我们在生活中见过的茄子有什么不同?生活中存在不长叶子就能长出果实的现象吗?

师:我们都知道叶子长不好是不能够长出好的果实的,这是植物生长的规律。可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却不懂生长规律,为此他还犯了错误呢。想知道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吗?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你就知道了。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用序号在文中标出共有几节

对预习画出的生字多读几次

2、观看课件“欣赏”部分。(欣赏课件是有课文内容的画面和朗读)要求听清字音,注意画面上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态。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边读边做动作与伙伴轮读)注意读出感情。看课件“情境朗读”部分,边看边读。(“情境朗读”课件是有课文内容的画面及无声字幕)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可千万别忘了边读边思考,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4、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

二、精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逐段分析课文,看看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吧)

2、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一开始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从哪可以看出来?

(2)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3、这么讨人喜欢的小葫芦,真可爱。你能读出小葫芦的可爱吗?

(朗读指导)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后来怎么样了?

(2)看着小葫芦都落了你有什么想法?

(3)小葫芦落了,你的心情怎样?这段该怎么读?(指名读文)

5、(1)那么小葫芦为什么会都落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2)课件展示“重点段落”

观察第一幅图: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上有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并且自言自语的画面。(课件:带文字,不带声音)

问:课件中的人说了什么?表情该是什么样?(期待)

指名表演种葫芦的人这段的内容。

(3)观察种葫芦的人与邻居对话的画面

问:邻居说了些什么?种葫芦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各自的表情如何?

(邻居着急,种葫芦的人惊讶,不解)

(4)课件展示“重点句子”部分,(课件如下)

读下面的句子,体验句子的语气。

a、“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b、“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邻居看见蚜虫很着急,劝种葫芦的人治,可他却认为有几个虫子不可害怕,根本不用治,对于邻居的话感到惊讶不解。你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神情吗?)

指明分角色表演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种葫芦的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他不治叶子上的蚜虫,最后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到底叶子与小葫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叶子上生了蚜虫小葫芦就会落呢?请看课件,课件展示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叶子被蚜虫咬后,葫芦果没有养料时的哭述)

(6)课件展示板书内容详写

(7)原来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如此紧密,可种葫芦的人却不知道,现在我们回想一下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了呢?小组讨论

①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请用“种葫芦的人可能会……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②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小结:种葫芦的人因为不懂生长规律,没有认清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又不听别人的劝告,而白忙了一场,一无所获。老师希望同学们听了他的故事,以后在处理事物时,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全面地看待问题,并且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这样你们一定不会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了,能记住吗?

二年级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3.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4.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背诵积累古诗《梅花》。

6.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读准词语,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学会自己借助拼音阅读短文。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学和用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出示:

tào mào dēng xié kù

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

tú hú zhàng peng zhǐ zhēn

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

1.读一读这首诗,看看有什么特点?

这些都是描写观察大自然必需品的词语。(板书:观察大自然必需品的词语)

2.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组词语描写去野外观察大自然时,需要穿的衣着。

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必需的用品。

3.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帽、裤、帐、篷、指”。比如“帽”,读“冒”音,“巾”表示字义。

加一加:“革土土”是“鞋”;“口冬”是“图”“钅十”是“针”。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手套脚套帽子草帽登山登上登山鞋皮鞋裤子长裤地图图画水壶茶壶帐篷指南针手指指南针针线

(重点指导生字:翘舌音“指针”后鼻音“登帐篷”。)

4.练一练,学运用。

扩词。

帽()()()套()()()

登()()()鞋()()()

针()()()图()()()

5.我拓展,我积累。

(1)小朋友,如果你去野外观察大自然,还准备带哪些衣物?

我想带手电筒、睡袋、炊具、安全绳、急救包、登山杖。

(2)除了衣服,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还准备带哪些必需的用品?

我想带雨衣、冲锋衣、遮阳帽。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认识生字和新词,提高学生积累字词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谜语诗,学会与户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了11个生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学和用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出示: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

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1.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1)读一读这几组词语,想想加横线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中“迎”是“对着,冲着”,是面对面的动作。“追”是“赶,紧跟着”,是同一方向的动作。(板书:表示动作的'词语)

第二组中“穿”的意思是“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披”是“覆盖在肩背上”,“穿”的动作比“披”复杂。

“甩”的意思是“抡、扔”;“摇”的意思是“摆动”,“甩”比“摇”的动作快,用的力气大。

(2)练一练,学运用。

找出这些动词对应的图片,并连一连。

(3)我拓展,我积累。

选一选,填一填

迎上去追上去

①早晨,我看见老师,()打招呼。

②我从地上捡到一个钱包,发现是前面叔叔掉的,赶忙()把钱包还给他。

穿衣裳??????披红袍

③哥哥当兵去了,我们全家给他戴红花,()。

④早晨起床,我会自己()。

甩甩头??????摇摇头

⑤看到我的考试卷,妈妈无可奈何地()。

⑥小鲤鱼在池塘里摇摇尾巴()。

2.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平常我在池子例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小朋友,上面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句子是是用“……有时候……有时候……”表示“不同的时间”。

比如,我有时候想唱歌,有时候又想跳舞。

第二句是用“在……在……在……”表示“不同的地点” 。

春天到了,我在树枝上发现了嫩叶,我在草地上发现了草芽,我在河岸上看到了桃花,我在天空中发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板书: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

(2)练一练,学运用。

你能试着用上面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的生活可丰富了,有时候我很忙碌有时候又很悠闲。)

平常我都是在学校写作业,在家里读书在培训班练舞蹈,在公园里和爸爸、妈妈散步或者看爷爷下棋。

?设计意图:认识“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的句子,并会联系生活用仿照这种句式说句子。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3组动词。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书写提示

1.看提示

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别”。

2.小朋友,观察上面的字,说说有什么特点?

“作、法”这两个字是左窄右宽。

“都、别”两个字是左宽右窄。

3.如何写好左窄右宽这些字?

“作”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亻”写在左半格,“乍”第二横画横在横中线上,横画间距均匀。

“法”左窄右宽,左低右高。“氵”第二笔和提收笔在横中线上,“去”长横起笔于横中线下。

“都”左宽右窄,顶部左高,底部右低。左边横画间距均匀。

“别”左宽右窄,“另”横折钩贴着横中线和竖中线。

4.写一写

(1)观察字的写法,说说它们的笔顺。

(2)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3)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作都法别”,学会书写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生字规范学生写字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写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积累古诗《梅花》。

2.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积累和阅读

板块四:日积月累

出示《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凌、墙”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数”和“枝”。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这首诗写的是冬天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景象,赞美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板书:春景图)

(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

知:知道。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3.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结合插图,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诗意: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板书:不畏严寒、独自开放)

4.拓展阅读《墨梅》

墨梅

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板块五:我爱阅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小朋友们,读了短文,你知道《企鹅寄冰》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这篇短文讲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板书:冰遇热变成了水,水遇冷变成了冰)

4.读了短文,你还有哪些问题?

(1)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因为非洲炎热、南极寒冷,而且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

(2)读了短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读了故事,我明白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三、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古诗,学会了读和讲童话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

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

冰遇热变成了水,水遇冷变成了冰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应多放手让学生训练,师稍作讲解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