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伞》教案6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couple

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教案格式,我们应该定期审查和调整教案,以满足学生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语言《伞》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语言《伞》教案6篇

中班语言《伞》教案篇1

我班幼儿对园内的“爱护环境”的标志牌特别感兴趣,孩子们纷纷问老师上面写的什么,同时“五一”放假旅游时孩子们看到一些禁止的标志牌,回到班里也互相议论,根据幼儿兴趣也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选择了《九只小猪旅行记》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九只小猪旅行中的遭遇,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初步懂得要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遵守规则,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听从别人善意劝告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环境与材料

1、观察搜集生活中禁止的标记。

2、大幅轴式图片,幼儿每人一套小故事书。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五一放假都去哪儿了?你们喜欢旅行吗?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阅读理解:

情节一:入草地出示前三幅画面,着重引导幼儿了解小猪们乱扔垃圾的行为

和心态,引发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提问:大家都看懂了吗?小猪们在旅行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小猪看到警示牌了吗?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草地?

教师小结故事内容;小猪们看到了“禁止乱扔垃圾”的警示牌,可他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变成了垃圾场。

情节二:过危桥

教师出示危桥画面,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心态展开联想,再呈现故事情节。

提问:①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他们又看到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竖这块“禁止过桥”的牌子呢?③你们猜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④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情节三:钻木桶

教师讲述时呈现“木桶”图片,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结果的猜测。

提问: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

突然它们闻到了香味。这香味从哪里来的?大蜜蜂桶旁边也写着什么,想想这回小猪们会怎么做?小猪们进入木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你们说一说结果会怎样?

3、拓展理解:采用提问与交流的形式,拓展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提问:九只小猪去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这些牌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禁止”是什么意思?

九只小猪还要继续旅行,一路上他们还会看到“禁止”的牌子吗?他们会怎么做呢?请幼儿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节四:过天桥

小猪继续往前走,他们又看到了什么?会怎样做呢?

4、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5、引导幼儿自由看小故事书、讲述故事,然后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警示牌并在生活中遵守。

中班语言《伞》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教具演示理解故事,知道小猫两次变色的原因,积极思考,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知道有些地方不适合玩耍,玩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3、感受不管孩子怎么变,妈妈爱孩子的心永远不变的伟大的母爱。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理解小猫变色的原因,积极主动地进行讲述。

【活动难点】

让幼儿感受妈妈永远不变的伟大母爱。

【活动准备】

白、黄、黑小猫图片若干;黑油桶;面粉袋。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给小猫起名字。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吗,有种动物朋友也很喜欢玩,是谁呀?

师:看有几只小猫呀?给它们起个名字。

二、分段理解故事,了解小猫两次变色的原因,知道有些地方不适合玩耍,玩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一)小猫跳进面粉里

1、师:3只小猫可调皮了,今天它们又找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看,它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袋子里装了什么呢?

2、了解面粉的特征

师:你们看过面粉吗?面粉是什么样子的?

3、师:可是3只小猫呀,可没想那么多,它们很想进到面粉袋里瞧一瞧,它们要怎样才能进去呀?

提问:呀,在白白的面粉堆里,3只小猫会怎么玩呢?

4、小猫变白

师:哎呀,原来面粉堆里这么好玩呀。小猫玩了很久很久,才从面粉堆里跳了出来。看看谁第一个跳了出来:第一只小猫跳了出来,第二只小猫也跳了出来,第三只小猫也跳了出来。3只小猫都变成了谁呀(小白),怎么会发生这件事情呀?看来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玩游戏哦。

(二)小猫跳进油桶里

1、师:它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续往前走。它们又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玩呀?这是一个黑油桶。

提问:小猫会进去玩吗?它们要怎么样才能进去玩呀?我们在玩游戏时,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

2、小猫变黑。

师:小猫可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想进去瞧一瞧。看,一只小猫钻进了黑油桶,第二只小猫钻进了黑油桶,第三只小猫钻进了黑油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吧。

(三)小猫回家,感受猫妈妈永远不变的伟大母爱

1、师:天黑了3只小猫要回家了,你们说猫妈妈还会认识自己的孩子吗?

如果你是猫妈妈,你会怎么样对小猫说?

2、师:3只小猫玩了整整一天,最后小白猫,小黄猫,小黑猫,都变成了3只小黑猫,可是猫妈妈很爱很爱自己的孩子,它一眼就认出了这3个小家伙,猫妈妈把他们泡进了浴缸,洗了整整3天3夜才把3只小猫洗干净了。

三、联系幼儿生活,感受妈妈的爱。

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像小猫一样顽皮的'时候呀?那你们的妈妈生气了吗?谁来说说看,你做了件什么事让妈妈生气了?

小结:原来啊,爱不仅仅是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有时候着急、担心、生气、责备、批评,也是一种爱,但是亲爱的小朋友,不管孩子再调皮,妈妈也一定会深深的爱着他,不管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妈妈也会认出他。

四、结束活动

师:你们觉得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今天回家呀就把这个小猫的故事告诉你们的妈妈,并且告诉她:我很爱你!

中班语言《伞》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图片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发展思维的想像力、求异性和发散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善良、同情、友爱、助人的情感和行为。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加强幼儿专心地倾听同伴讲述的能力。

(三)人格目标

引导幼儿发展灵活的人格特征。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挂图:礼物船,看图讲述,有条件的班级可准备实物模型。

(二)知识经验准备

课前让幼儿参与别人的生日会。

(三)环境准备

活动室中摆放一些礼物,挂上彩带、气球,营造生日的.气氛。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教师先出示挂图中装满礼物的船(其他部分遮挡住或出示模型船),让幼儿猜这只船的来历,激起幼儿的讲述兴趣。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船?上面有什么?可以叫做什么船?引导幼儿围绕这只船充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

(二)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不同角色的行为,理解礼物船的来历和去向。

师问:

1.这只船是谁做的?

2.这只船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有哪些变化?

3.是谁使这只船变化的?

4.小船最后漂到了谁的家?(幼儿回答)

(三)幼儿动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幼儿分组自由讲述。教师巡回参与各组活动,引导幼儿专心倾听,积极大胆讲述。

(四)引进讲述经验。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幼儿归纳讲述思路。1.是谁第一个要给小熊过生日?它给小熊做了什么样的礼物?用什么装着送去呢?2谁是第一个看见礼物船的?它给礼物船增加了什么?3.接下来有哪些小动物把自己的礼物放上船?4.最后,小船事实上怎么漂到了小熊家?小熊心里感到怎么样?(提问幼儿按顺序目答)

(五)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礼物船”的情境表演。

全体幼儿分为几组,分别扮演各个角色。请两位幼儿双手对拉,撑开手臂作小船状,小船不断地漂下……

表演后,请幼儿按以上提供的经验,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有感情地讲述图中的内容。其中教师注意提示幼儿去感受和体验图中人物的真诚友谊和美好的情感。

(六)小结。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利用美工活动教会幼儿制作小礼物。

语言:让幼儿学习基本的祝愿语句和礼貌用语。

社会: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及行为。(启发幼儿思考什么礼物最合适,怎样的送礼方法更新更好)

中班语言《伞》教案篇4

活动设计意图:

在《七彩世界》这个主题中幼儿对色彩充满了好奇,在本活动中幼儿将这种好奇心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同时幼儿也有创编诗歌的潜能和兴趣,引导得当,幼儿可以创编出自己喜欢的诗歌。引导幼儿进行诗歌创编的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句形特点,发展幼儿创编诗歌的兴趣。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大胆在全体幼儿面前表述,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的玻璃纸人手一份。

2.大白纸四张,红、黄、蓝、绿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教学活动的导入--看看说说。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会变魔术的镜子。小朋友想看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请小朋友用它看看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幼儿用会变魔术的镜子看周围的景物,鼓励幼儿互相分享所看到的景物变化。也可以交换镜子的颜色。

师:你们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二、学习诗歌、创编诗歌。

师:我昨天用这个会变魔术的镜子去了一趟超市,看到了许多的东西都变了,我觉得很开心,我还编了一首诗歌你们想听吗?

黄色的衣服,黄色的裤子,黄色的图书,黄色的零食,这儿一片黄,那儿一片黄,到处都是黄、黄、黄,这真是黄色的世界。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师:我这个诗歌还没有名字呢,谁会帮他起一个名字?

师:刚才你们也用魔术镜看了我们的教室,你们也能把你们看到的编成好听的歌吗?

幼儿分组创编。

三、根据诗歌进行绘画记录。

师:你们刚才说的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把它记下来呢?

幼儿按颜色分组进行作画。

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再巩固幼儿创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伞》教案篇5

活动名称:看讲恐龙妈妈藏蛋

目的要求:

1.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清楚地讲述恐龙妈妈藏蛋的几种办法

2.能看图讲述故事,体验编构故事结尾的'乐趣。

材料准备:

布置场景(草丛 树洞 沙滩 鹅卵石 泥土) 图片 挂图 恐龙蛋若干

指导要点:

1.以玩藏蛋的游戏。体验藏的方法,知道怎样藏不被人发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 鸡蛋 )“我们一块来玩藏蛋的游戏“一些小朋友来找蛋。”“你们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发现? ”

师提问:“你把蛋藏哪了?你为什么要这样藏?”

2.教师出示图一图二。引导幼儿围绕恐龙妈妈怎样藏蛋进行看图讲述。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的办法。

(1)教师提问:恐龙妈妈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教师出示图一问图上画着谁?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龙蛋?

(2)当幼儿说出藏的地点时。组织幼儿讨论这样藏蛋会安全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藏蛋会更好?学习词语“四处寻找”“又大又圆”并体验四处寻找心情和样子。

(3)师问“恐龙妈妈最后会把蛋藏在那?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恐龙蛋又大又圆和鹅卵石的样子很像,恐龙妈妈认为不会被人发现。)

教师出示图二证明小朋友的猜测。并和幼儿一块把图一图二连起来讲述。

3.提出悬念“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那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请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可让幼儿派代表回答)

4.教师出示图三 图四 图五问幼儿说“你们说得不错。那我们看看这几副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1)幼儿边看图片教师边提问“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龙蛋当作什么?学习词语“砌”。如句子:砌围墙是用石块砌.

中班语言《伞》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手拉手”主题活动,《找朋友》是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一节课。这个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内容很有教育意义,而且我班的孩子很喜欢倾听故事,我想运用这一故事启示幼儿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树立乐于助人的意识。同时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3.幼儿能尝试模仿角色之间的对话,并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青菜找不到朋友的原因,并乐意模仿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难点:理解找到好朋友的一些简单方法,同时体验小青菜找到好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1幅,动物图片(小青菜、蚯蚓、大象、螳螂、菜粉蝶、小青虫)各1张,动物胸饰(小青菜、蚯蚓、大象、螳螂、菜粉蝶、小青虫)各1个。

2.歌曲《找朋友》、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地方,现在我们就出发吧,“一二一、一二一”(师幼一起原地踏步走)。

2.出示故事背景图。

师: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树林里)

3.出示小青菜图片。

师:在树林边有一位漂亮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小青菜)

师:小青菜想找个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回答,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故事《找朋友》里面一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一起听听吧。

二、分段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边操作图片边讲述故事从开头至“螳螂生气地走了。”

1.师:小青菜是什么样的?(很漂亮,嫩绿的叶子,洁白的身体非常可爱)她的愿望是什么?(想找个漂亮的好朋友)

2.师:分别有哪些人主动找小青菜做朋友?(蚯蚓、大象、螳螂)

⑴师:蚯蚓对小青菜说了什么?(了解蚯蚓的特征和他交朋友的真诚)

师:小青菜是怎么回答的?(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大胆地回答问题,理解小青菜的不礼貌)

师:我们一起学学蚯蚓说话的样子和小青菜不礼貌说话的语气。蚯蚓听了小青菜的话会怎么样?(生气地走了)

⑵师:大象伯伯对小青菜说了什么?(了解大象的特征和他交朋友的真诚)

师:小青菜为什么不愿和大象伯伯交朋友?

师:谁来模仿大象伯伯和小青菜的对话?(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模仿)如果我是大象伯伯,听了小青菜的话,我也会生气地走了。

⑶师:螳螂来找小青菜,对她说了什么?(了解螳螂的特征和他交朋友的真诚)

师:小青菜又是怎么回答的?

师:老师来扮演小青菜,谁愿意扮演螳螂,学学他们的对话。

⑷师小结:蚯蚓、大象、螳螂他们都很真诚地想和小青菜做好朋友,可小青菜觉得他们长得不漂亮,不愿和他们做朋友,说话很不礼貌,把他们气走了。

3.师:这时,一只菜粉蝶飞过来,如果你是小青菜,你愿意和她做好朋友吗?为什么?

??教师边操作菜粉蝶图片边讲述故事至“救命啊!救命啊!”

1.师:小青菜为什么想和菜粉蝶做朋友?

2.师:菜粉蝶是怎么做的?(亲吻小青菜,在叶子上留下一个个小圆点,又围着小青菜跳舞……)你们知道这些小圆点是怎么吗?

3.师:菜粉蝶飞走后,发生了什么事?(叶子上的小圆点里爬出一条条小青虫,不断地吃青菜叶子)

4.师:这时的小青菜不断地被小青虫们吃着,她大声地喊“救命啊!救命啊!”你们猜猜谁会去救她呢?(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1.师:听到小青菜的救命声,是谁救了小青菜?

2.师:小青菜真正的朋友是谁?

3.师小结:小青菜最后明白了:像菜粉蝶这样外表漂亮但不够真诚的人,没有人愿意与她交朋友的;像蚯蚓、大象、螳螂这样外表不漂亮,但是对待朋友很真诚的人值得我们与他们交朋友。老师也希望咱们班每个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同伴都能真诚相待、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并鼓励幼儿跟着教师讲故事。

??组织幼儿选择角色,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教师请一至两组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带上动物胸饰进行故事情节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青菜也找到了真正的好朋友,她非常高兴,她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

三、组织幼儿讨论。

1.师: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朋友?

2.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去交朋友?交朋友时应该怎样对朋友说?

3.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有礼貌、尊重别人、热情大方、互相帮助,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的朋友,自己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多和朋友分享分享,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快乐。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播放歌曲《找朋友》,幼儿自由进行找朋友游戏,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有几个好朋友。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我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特别是“一二一”的踏步走,师幼一起融入到活动氛围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都积极参与进来。我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操作动物角色图片,同时处理好动物角色对话的`语气,感觉到幼儿的兴趣很浓,听得很认真,并能大胆地想象、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第一环节里老师提的问题“小青菜想找个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幼儿有的说是他们自己,有的说可能是老师……我发现他们感大胆想象,已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其中了。我注意观察到平时胆怯不敢发言的黄姿璇、黄少晨小朋友都能跟着其他小朋友活跃起来。在参与到小青菜找朋友的过程中,师幼互动比较好,通过幼儿间的讨论、交流,使幼儿们获得更多的交友经验,明白了交朋友要有礼貌、互相帮助、会分享、守规则等。在幼儿表演的环节,孩子们的表现比我想象的要好,幼儿能自主选择动物角色,在老师的引导提示下能发挥各自的表演能力,学会角色的对话。在活动的最后《找朋友》环节,幼儿能在游戏中真情投入,体验到了与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整个活动,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朋友的快乐,在情感方面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孩子们表现欲望还很强时,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故事情节的表演中;有些幼儿发言还是不够积极,想象的内容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在以后的活动中,还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