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结束之后,我们需要及时写好培训总结,我们在写好培训总结之后是可以让自己以后举办的培训目标明确的,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礼仪培训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礼仪培训总结篇1
近期,我们参加了教师礼仪的培训讲座,讲座由xx老师主讲,xx老师不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片对教师礼仪做了详细的解读,而且她还现场示范,并与台下的新教师们良性互动,我们一起跟着xx老师进行站姿、坐姿等的实际操作,对教师礼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作为教师就要在人品学问等各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应有教师的风度,要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给学生做好表率。我们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教师的个人礼仪,树教师形象,展人格魅力。
首先,形象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初展示,良好的仪表形象对一名教师来说,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体现。形象礼仪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莫过于服饰,服饰可以展示个性、扬长避短、反映精神面貌。身为教师,职业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衣着服饰上就不能随心所欲,不加选择,必须衣着得体,没有奇装异服。因为教师的衣着对于学生是无声的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益。我们的衣着品味,价值取向,服装风格,服饰特点,整洁程度无不体现着我们的文化品位,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个人修养。我们的着装必须符合教师的角色特点,要根据我们自身的形象条件来搭配服饰,要求美观得体,整洁卫生,体现出教师的良好形象。
其次,在举止方面,教师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是稳重,稳重就是举止得体、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坐、站、行都要有可供学生效仿的好的举止,坐有坐样,站有站样,体态活泼而不失端庄。教师要特别注意举止不可轻浮,说笑不能放肆,作风不可散漫,行为不可粗俗,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装腔作势,大发威严,无论在任何情况和场合下,都应沉着、冷静、谨慎、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庄重的举止、大方的体态给学生以严肃、稳重、亲切的精神威慑力,提高身教的效果,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取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尽量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对于不善于发言或比较胆怯的学生,教师要恰到好处的点头,这种动作能让学生增强信心。
再者,良好的沟通从微笑开始,接待家长和孩子时,面带微笑,以自信、真诚、友善的态度接待他们,让他们体会老师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对孩子的爱。亲切、温馨的微笑,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能创造出交流和沟通的良好氛围。教师的微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教师是一份需要发挥微笑魅力的工作。教师每天必须面对的是一个个向往未来与憧憬的学生,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微笑是教师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恒的魅力,微笑更是教师最美的语言。因此,常让微笑洋溢在脸上吧。
我们是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对教师形象的自我塑造,言行举止都吻合教师的身份,展现教师的规范礼仪,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礼仪培训总结篇2
魅力是什么?魅力就是很吸引人的力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么才能吸引人?除却语文专业教学水平和宽广的知识面外,语文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
首先要有责任心。一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是难以获得学生信任的老师。教师的个人的魅力常常来源于一名教师高度的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责任心。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热情观察、感悟、欣赏、敬佩的过程和结果。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也就是说,教师要心中有工作、心中有责任、心中有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若欲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就应当先提升个人的教学热情、提升个人的使命感、提升个人的责任心;就应当对事业多一点浩然、对名利多一点超然;就应当对工作少一点淡然、对学生少一点漠然。
其次要有幽默感和亲和力。幽默的语言、举止可以感染学生,使课堂气氛活泼、热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幽默能创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促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英语。幽默是一种智慧、幽默是一种魅力、幽默是一种奉献,但幽默不是搞笑,更不是恶作剧。对于教师,可以积累幽默,也可以准备幽默,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以至信手拈来皆幽默的出神入化的境界。亲和力来源于沟通和心底的共鸣。只有亲和力才能将教与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走向共同的目标。亲和力是靠精心培养、悉心呵护的,是靠讽刺、挖苦、体罚不出来的。它是一种感情投资,除培养了师生感情外,结果会获得更大笔的学生表现、教学成绩等无尽的回报。投资一笔微笑,收获一片蓝天,何乐而不为?
教师还应诚实守信、严谨公正、举止大方、谦和礼貌、注意仪表等。相信只要教师用心教书,用情育人,教书育人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总之,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当十分讲究“素养”。看起来,它比较抽象,也难以衡量,但教师的“素养”几乎处处被人所感知。最后,笔者想说当好老师的感觉就在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教师礼仪培训总结篇3
一、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
面对没完没了的检查,我始终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不让外面纷繁芜杂的世界影响我的教学。我坚持:任你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搞得欢,我自岿然不动,安下心来教我的书,育我的人,平心静气按自己的计划完成教学工作。我的力量太微弱,无法也不可能影响左右,唯有不改教书育人的初衷,保持自己清高的姿势,寓教于乐,在教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的不易,感悟平民百姓平淡生活的真谛。
二、保持欢畅愉悦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既影响学生的情绪,也影响教学效果,更影响学生心态的正常。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微笑着面对学生,面对当今的社会和恼人的社会关系。我们不是圣人,言行再检点也难免出格,情绪再控制也难免爆发。面对领导、同事、家人或许牢骚,或许有所发泄,但理解的人少,吹风的人多,脆弱的情感难以控制,长久以往必造成心理疾病,这样教师自己损失太多,唯有一忍再忍,时时告诫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达皆为身外事,荣辱不计为自身。不在乎领导的批评和表扬、不在乎同事的冷漠和误解、不在乎家的羁绊和无奈、不在乎学生的淘气和闹心,保持自己每日心情舒畅,只要踏进教室,便放弃一切成见,以真诚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哪怕是流泪,一旦进了教室,摸一把鼻涕擦一把泪,把微笑给学生。
当今社会,教师各方面的压力太大,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取胜的法宝。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何愁教学工作没有成效。教师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撑起教育半边天。其他可以随风来去。
三、保持公平公正的心理
对于父母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宝贝。教师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是为师者的第一师德。作为教师,或已为人父,或已为人母,或将为父母。因此,教师面对学生将心比心,退一万步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或是学困生,我将如何面对?面对他们无助的神情,是举起惩罚的戒尺还是伸出温情的双手?抉择虽不难,但私心会使人失去公正公平。或许有的花儿开的不够鲜丽,诱人,但教师不必考虑它是否结果,但呵护是我的职责所在。
四、保持良好适宜的教法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最为关紧,切忌新驴拉旧磨。面对学生,我带最适宜的方法进课堂。有时,我在走进教室的瞬间突然改变自己原定的教法,目的只有一个:以适应万变的教学对象。与时俱进更适宜于教学工作,给自己时时充电,紧跟时代步伐做合格的时代教师。必要时我常留下学困生补一课。
五、保持适量易做的作业
作业总让人头痛,重复作业让学生厌烦,但重复是最好的记忆方法。不是说“温故而知新”吗?“温故”的目的是“知新”,若学生“温故”不“知新”,连记忆都达不到时,“温故”无意义。学优生的作业可以少写,同样,学困生的作业也可以少写。因为是学有困,所以,他有理由可以完不成作业。但我不会无谓的迁就,而是适时适地的引导,直到他们弄懂为止。这虽累点,但很有意义。
六、保持愉快有义的反思
教学反思有助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反思因人因事而已,不可强求每日、每时、每课都写。反思是一种思维回顾的过程,若有价值反思,则必动手;若无价值反思放手。反思是思维过程的一次升华,不是学生抄课文,是教师情感的再凝结,是对自己言行和处世处事的方法的反馈,目的是提高。反思是工作意义的延续,其价值在于更好的为完成今后的工作做准备。切忌把反思当成工作任务为完成而完成,这样毫无价值。如此不但费时劳神,还养成投机取巧的做事行为。于己于人都不利,杜绝之。
七、保持自我批评的良好习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回过头来总有许多发现,瞧:教育学生急于求成,辅导差生缺少耐心;和孩子交流太少,板起脸孔太多;鼓励太少,批评太多;欣赏太少,指责太多;给孩子快乐太少,作业要求太多;给孩子自由太少,抢占时间太多。总之,不足似乎太多,优点好像太少。今后在摸索中改进,在行进过程中发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劳动是辛劳的,但所有辛劳不一定会有收获。的确,经过了半年的努力,我的劳动不一定会拥有令自己满意的结果,所以,我非常注重教和学的过程,对于结果任其自然吧!我能做的便是呵护,呵护每一朵盛开的花,结果是他们的事,呵护却是我的职责所在。
教师礼仪培训总结篇4
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言不虚。不过今天的师者,只以此为师,远远不够。因为,我们对孩子们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范畴了。
时代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在发展着,很多驻足不前、不思进取的人已然落后——所以今天的我们,要让自己保持一颗永远奋进的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礼仪培训,我再一次知晓了自己的浅陋无知,再一次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更是坚定了自己求知的方向!今天,就梳理下自我的学习感悟,与诸位分享下吧!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一直深知礼的重要性,也自诩尚算讲究礼仪的人,可是,在聆听了葛洪冰老师的讲座后,才发现自己对于礼仪的了解知之甚少。无论是衣服颜色的搭配,还是戒指的戴法,还是皮鞋的选择,还是领带的搭配,我也略有耳闻,可是,那些零散的获得,在系统而广博的知识面前,不得不败下阵——这是对自身礼仪的提升,更是对教育生命最美丽的补给。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们可以更优雅,更美丽,更从容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更美丽的生活,净化自我,愉悦身心,芬芳了世界。谁能说一个举止优雅的教师会满口粗俗、见识鄙陋?我们的使命是让孩子们学会感知这个世界,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学会创造美。谁又能说一个明有礼的孩子会自私自利不懂尊重?真正的明礼仪是外形于身,内化于心,是一种对生命发自内心的敬意。愿我们每位师者都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以明的举止优雅的姿态从容的态度影响感染孩子们,毕竟,堂上,他们的眼神关注的焦点,都在我们的身上啊。我们的每一句话,我们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我们的每一个微笑,都会对孩子们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谓“言传身教”莫不如是。叫我们如何不重视?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们可以更自信,更快乐,更美丽地面对可爱的孩子们。再怎样的生活优裕富足,再怎样的眼光挑剔苛刻,毕竟,他们只是年龄心智幼小的孩童。面对单纯的心灵,求知的眼神,我们能够忽略这份被关注吗?绝对不能!否则良心何安?如果说从前的教学是随意的,粗放的,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会告诉他们,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你心灵气质的一种外露。无论今后从事何等样的事业,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对待身边人事的态度,直接决定你人生层次的高低。而这份衡量,不以世俗标准,而是明程度。学识智商有高下,但明礼仪无门槛。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美丽,优雅,大方,高贵。礼仪无疑是最好的精神营养师。
挺拔优雅的站姿,微微颔首的注视,得体大方的手势,自信快乐的笑容……原我们都很美。
教师礼仪培训总结篇5
正如《荀子·修养》中所说的那样:“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自古以来,礼仪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有它的特殊意义。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的礼仪必须规范。通过参加培训,我认为要做好一个好的榜样,我们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音量要适当,有抑扬顿挫之美感
有人说“上课时一门艺术”,我觉得最直接的就表现在语言上,要让学生有听觉上的美感。所以,教师讲课时,声音应当有抑扬顿挫之美。同时,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但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会影响教学效果。
2.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有吸引力
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不说废话、闲话,与教学无关的话。所以,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这样,学生听课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形象、有吸引力的语言,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必须注意,不能“过”,否则会失去教学的重点。
3.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不仅有损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4.站姿要自然、大方、得体,还要注意站立的位置
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而且,站立的位置也要注意,既要得体,又要不遮挡学生的视线。
5.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
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理应从思想上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明白“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深刻内涵,意识到自己的品德情操、处世态度、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