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错别字调查报告8篇

时间:2023-06-10 作者:Monody

写调查报告的时候,保持严谨的写作态度是必须要具备的一点,为了记录下自己在调查中的感受,一定要及时写调查报告,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年错别字调查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8篇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1

时间:

20xx年11月19日星期三

前言:

生活中处处有错别字,让大家多多发现,并改正。

调查目的:

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同学们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

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在一条小街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那边有公厕”写成“那边有公则”,一家卖空调的广告上写终生无“汗”,原本是“终生无罕”,意思是这一辈子都没有稀罕的了,现在却改成这一辈子都不会流汗,一家卖电熨斗的广告上写百“衣”百顺,原本是“百依百顺”,意思是什么都依靠什么都顺从,现在却改成全部衣服都顺从它,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这样就形成“错别字”。

调查分析:

1,有些写字人水平太低,容易写错字。

2,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长相相似,容易辨别不清。

3,有些商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故意把一些成语或词语改成和自己卖的商品有关的。

调查建议:

调查完向有关部门提出,并修改。建议有关媒体多多提醒市民,注意身边的错别字。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2

调查人:

xx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

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3

一、背景

调查时间:xxxxx

调查地点:教室、家里

调查目的:发现自己和同学们身上的错别字,提出改进意见。

二、材料分析

我们这次一共调查了同学们105本作业本,共发现了20xx个错别字。

这些错别字大致有以下一些类型:同音字写错、多音字乱用、形近字写错、难字不会写;

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

1、同音混淆,如:撼和憾,撒和洒,功和攻。

2、形近字混淆,如:已和己,辩和瓣,拨和拔。

3、多笔少画,如:代和伐,予和矛,酒和洒。

4、一时马虎写错,如:贝和见,真和具。

5、难字不会写,如:澜、瀚、擀等。

6、由于马虎,心不细,本应写前一个字,心里却想着下一个字,结果造成错误。

7、基础知识不扎实,笔画书写不到位;一些字作为偏旁时没改变;部首写错。

三、改进意见

1、同音字要辨清字义,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造句练习,加以巩固。

2、形近字要看清,找不同点,编成顺口溜或故事。

3、不会写的多看、多写、多练习。

4、作业要认真,做完要仔细检查。

5、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凡是发现自己写的错别字,就记在本子上,再订正;每隔两三天再组词听写一遍。

6、把自己容易写错的字进行归类,经常复习。

7、同桌结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及时订正错别字。

8、进行一次纠正错别字比赛,评选“火眼金睛”。看谁改的错别字最多。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4

时间:x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xxx路

调查目的:xxx

调查人员:xx

行走在街头上,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字等等。通过调查,总结出写错别字的种类其实主要在于同音字和同形字这两大类。 同音错别字中,有的属于手误,如千锤百炼误为千垂百炼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候车厅误为侯车厅等。有的属于故意使用错别字,如一往情深误为衣往情深家世界误为家饰界夸夸其谈误为夸夸棋谈依依不舍误为衣衣不舍库存不多误为裤存不多刻不容缓误为咳不容缓等等。同形错别字中,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竣工误为峻工,寒暄误为寒喧等等。

通过调查我觉着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不重视错别字,认为它的作用不大,但是,事情往往会由小变大,积少成多。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就叫做《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的故事》,说的是:清政府军队望风而逃,农民军队太平军乘胜北伐时,驻扎在仪征城外,先行官让小校向主将请示路线。此时,主将正在与人议事,随手写下手令。先行官拿到手一看:烧城而走,虽感吃惊但又不敢违抗,于是下令每人准备一大把柴火,拂晓前烧城。事后主将责问为何烧城?先行官取出手令,主将捶胸顿足:我竟把绕写成了烧字,好端端的仪征城化为灰烬,这都是我的过错啊!读了这个小故事,你不觉着错别字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吗? 鉴于错别字的危害性,我特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1、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上街头宣传错别字危害,清除一些错别字垃圾。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等等。

3、我们小学生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认真学好、写好每一个字,确保每个字的准确性,搞好错别字,必须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基础水平,才能对字负责,才不会写错别字。

4、请大家无论在任何场所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用语,杜绝错别字,提高中国人民的全民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城市良好形象,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献出一份力量,文明城市离我们将不再遥远。值得欣慰的是,有关部门鉴于错别字现象的严重性,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城管加大了对错别字的勘察力度,报刊上的错别字,读者可以写信到报社,许多报社会根据错一个字,罚一百元的制度来处理,高考作文中,错一个字扣一分。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对错别字重视起来了,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别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通过这次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使我更加地接近了社会生活,提高了我参与社会的能力,使我知道了关于错别字的多方面知识,和错别字的危害性质。这次调查,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还增长了我的课外知识。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5

一、调查目的

搜集街头招牌、小广告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让人们做到良好的用字规范,不被街头错别字误导。

二、材料分析

通过一个下午地调查,我跑遍了十来家小商店、餐馆,在花花绿绿、五花八门的招牌、广告上发现了不少的错别字,比如:“家具店”写成“家俱店”;“补胎充气”写成“补台冲气”;甚至还有人把“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那些看寻人启事的人就纳闷儿了:找个人咋有什么道理呢?

更可笑的还在后头呢:摩托车的广告:“骑”乐无穷;餐馆广告:“食”全“食”美;灭蚊广告:默默无“蚊”;涂料广告:好色之“涂”;冰箱广告:制冷“鲜”锋;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还有很多很多错别字,让人啼笑皆非。

三、错别字原因

1、写字人为了让自己的招牌能吸引人,所以故意修改成语做广告。

2、写字人不够仔细,中国汉字有很多都特别相近,比如“木头”写成“术头”,只是一点之差。有人把“武”写作“武”[把[弋]写成[戈]]。

3、字义分析时有点误差,没能完全理解字的意思,以至于用错了字。

4、写字人因贪图方便而写了一些不规范的简化字或别字。如有人将“酒”写成“九”,把“饼干”写成了“并干”,这种情况更是司空见惯的。

5、有关部门管理的不够,治理缺乏力度。

四、提出建议

1、写完招牌后认真看几遍,发现有错别字马上改正。

2、写招牌式,对拿不准的字提前查好

3、提高招牌店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6

一、调查目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华紫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20xx年11月15日

六、调查结果: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7

一、调查目的

在街上,我曾无数次看到过广告上有着错别字,但都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它。可自从我学了第三单元,我便知道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于是我对街头不规范用字情况做了调查,要让大家知道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二、调查方法

1、查找资料。

2、询问他人。

3、实地调查,做相关的记录。

三、调查情况

在做调查的时候,我发现了有些商家是故意写错字,用谐音字去篡改一些常用成语或词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达到让消费者到店铺消费的目的。如:有的服装店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这家服装店看起来还不错,从而进去消费;有些服装店还会将“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等,商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想让自己的店铺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仅仅是是服装店,还有一些卖海鲜的店铺把“年年有余”改成“年年有鱼”,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过年不能没有鱼,然后便进店铺去买鱼。这些商家的做法,是对汉字的不尊重。

四、调查结论

1、有些商家是不知道自己写错了字。

2、是商家故意写错字,用错字去吸引消费者。

五、建议

1、在街头传播一些汉字知识,让大家知道写错字的坏处。

2、与商家商量,看是否能把错字给改过来。

3、让大家知道汉字的有趣,也让大家知道写错字,还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年错别字调查报告篇8

时间:

20xx年寒假

地点:

宁波街头包括白沙菜场,各条马路。

目的:

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录或者拍下来,并分析原因。

我主要调查了菜场的广告牌和商店的招牌,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用谐音乱改成语。

如发屋把“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非同一般”写成“菲童衣般”,一家饭店把“海鲜急转弯”写成“海鲜急转湾”等。

2、写错字、别字现象。

如白沙菜场摊位前鲳鱼写成叉鱼,把鸡蛋写成了鸡旦。又如补胎冲气、禁止仃车等错误标示。

3、繁体字混用现象。

调查感受

1、很多商家有意把字写错,为的是引起顾客的注意,有一种广告效应。2、调查中很少发现错别字了,真正写错别字的是一些小摊小贩,希望

他们加强学习,正确写字。

3、我觉得这次调查意义非凡,让我明白了我们要正确使用文字,在平

时的学习中也要认认真真,减少错别字。

一、不是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11、饭店菜单:鸡“旦”

12、五金店标牌:“扦”座

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

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

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

18、某机场横幅:年“青”

1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0、某食堂菜牌:鱼“园”

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11、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

12、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

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15、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16、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18、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19、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20、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1、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23、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24、冰箱广告:制冷鲜锋

25、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

26、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

27、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

28、海鲜广告:领“鲜”一步

29、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

30、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耳朵听,还是眼睛看。

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有写别字、繁体字、音同字等等。现归类如下:

(1)写别字。这占的比例最多。

我曾经在看电视时,听到里面的人把“高楼大厦”错读成“高楼大夏”,真让人哭笑不得。我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王武的人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别人的心脏,使那人当场身亡,王武在写悔过书时竟把“竹溜死人”写成了“溜竹死人”,而县官不经调查,就根据悔过书定了他死罪。一个人因为两个字的错误赔了性命,这样严重的后果真叫人听了不敢相信。听了这个故事你说王武死得值不值?

再有,“课程表”中“程”写成了同音字“成”。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成语本身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有不少害处。看那条小弄里的一家裁缝店招牌上醒目的写着“李氏载缝”四个红色大字。“载”和“裁”店主怎么分不清呢?这真是一个大笑话,哎!

(2)写繁体字。

“赵国”写成了繁体字“赵国”;街道边的“石头记、玲珑广告部”等一系列的公司、商店名都用上繁体字。

一家小饭馆便把“酒”写成“氿”,给他人带来了许多不便,还把“带鱼”写成,只是为了探讨方便就索性写成别字。

走在我们家乡的街上,一定能看到许多酒店和商店为了显示气派,时常会用繁体字来写店名。但是一些字没有繁体,只好用简化的,并且繁体字笔画较多,一不小心就会写错。好比说是“新开元大酒店”就写成“新开元大酒店”。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我那天差点走错了地方。像是“贰”字,有多少人会给它加上一撇呢?

(3)写同音字。

我们在写作和默写时经常会犯“音同字不同”的错误。有人竟把年年都讲的“欢度国庆”写成“欢渡国庆”。我倒是真想问问他国庆是条河吗?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在写作时把“的”、“地”、“得”,混淆过,原因就是它们的发音是一样的。如果它们是同一个字就好了。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默写《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时把“连结”写成“连接”,谁叫它们的发音相近呢。还有“近”和“进”。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一个词或字呢?

四、调查后记

汉字表意丰富,历史悠久,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热爱汉字。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语言汉字都无法正确使用,我们如何学习其他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文字环境,正确使用汉字,更要杜绝公共场所的错别字。

建议同志们从用好汉语文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加大宣传,提倡全社会都来正确规范地使用字体!

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的。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公共交流的基本工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企业取“洋

名”和“洋字号”、网络语言满天飞┅┅出版物、广告、包装、商店招牌、公共设施甚至一些影视剧中,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有些随意,时有错误出现,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了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假日时间,对街头巷尾一些不正确使用汉字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出总结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明白汉字规范使用的重要性,从而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特别是在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愈益扩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把自己的母语发扬光大,甚至应该立下一个伟大的志向:让我们的汉语像英语那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