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江门的开平市,散布着上千座风格各异的中西合璧碉楼。这些碉楼结合了中国传统、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伊斯兰等多种建筑风格,按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兴楼(由多个家庭共同建设,主要用于临时避难)、居楼(富人自建,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以及更楼(用于防御联防和预警)。
在开平地区的众多碉楼中,有四个区域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三门里村的迎龙楼、马降龙村落群、自力村的方式灯楼及锦江里的村落。其中,迎龙楼是最早建成的碉楼,建于16世纪早中期,而其他碉楼大多是在民国初期修建的,许多碉楼在抗战爆发后迅速被遗弃。
瑞石楼位于锦江里,是开平所有碉楼中规模最大、建筑最为精美的一座,建于1923年,楼高九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既有传统的中国花瓣纹饰,也有巴洛克风格的图案;同时融合了中式设计与罗马、希腊的拱券和廊柱元素。
开平碉楼与其村落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见证了这一地区以防范盗匪为目的的建筑传统的最后辉煌。
登录年份:2007年
遗产编号:1112
访问日期: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