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职责情况
1、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部委员会3次,支部党员大会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1次,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引导文明交通等党员活动15次,支部集中学习2次。二是严格按照《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规定》要求,适时根据工资变化调整党费数额,按时足额缴纳党费,确保了党费收缴的及时规范。
3、积极创新学习形式。
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认真执行三重一大暨民主集中制决策机制。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要求支部成员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认真执行上级党委决议决定,自觉维护班子团结稳定。二是全面实施党员素质提升活动,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制度,通过党员自学、集体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发展新党员,增添党支部新活力,2020年度第四党支部发展2名优秀的年轻同志成为新党员。
5、积极做好疫情防控。
第四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社区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选派优秀的党员干部到火车站、市防疫指挥部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为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提供强大助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责任贯彻缺乏力度。
2、教育管理不够严格。
对支部党员教育管理中,对影响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问题,未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宗旨意识淡化、党性意识不强、不敢担当等不良风气纠正不够严。
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力不够,开展党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效果不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1、抓责任落实。
2、抓党员引领。
3、抓意识形态。
一、履职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一)抓理论武装的跟踪问效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对党员学习成果和自主学习缺乏跟踪问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手段,部分党员没有真正把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学习自主性不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不够深入,存在理论知识学得多,结合工作思考少,集中组织学习多,个人自主学习少的现象。
三、下步打算
一、成绩清单
二是鼓实劲,营造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首先是以正式文件下发了《市科学技术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具体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全局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大会;其次是强化学习教育机制,年初即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规定每周一上午为集中学习日。
二、问题清单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还需加强。部分党员干部党务知识不能熟练掌握、服务发展的意识不高、对党员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部分党员满足于现状、工作缺乏足够的活力,造成一些党员宗旨意识淡化。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是党内生活制度执行不严。自己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建设不够、研究不深、监督不严,导致一些党内活动和组织生活开展的不够经常、不够严肃,党内监督、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不到位。
三、任务清单
二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牢牢抓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遇,进一步加强对全局党员的管理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党内组织生活,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到科技创新和脱贫攻坚两大战略部署工作中,争标兵、当模范,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一、抓机制,切实履行管党责任
二、抓重点,创新服务群众工作载体
(一)以“学”促“创”激活力,“学创”活动取得新成效。县委高度重视“学创”活动,把“学创”活动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专题研究部署、专题调研督导,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大悟论坛、廉政讲坛、党校、周四学习日、远程教育平台等形式,学习贯彻__大及__届三中会会精神。党员干部深入村组自然湾,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下乡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密切血肉联系。狠抓干部作风大整改,在全县开展“比作风、比贡献、比发展、比规范、比服务”活动,动员全县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锤炼党员干部服务中心、服务发展的能力。严查专治“庸、懒、散、软”,重点抓干部履职监督,着力解决“四风”和脱离群众的问题,强化整改,使干部自我加压、层层给力、人人思进。打造出了阳平速度、恒达经验、高铁奇迹,激发了加快大悟发展的正能量,得到了省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一是抓好“三个对接”,全力推进新社区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社区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县城乡三类新社区和三个“1+_”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注重强化各部门职责,搞好认识对接、理念对接、思路对接,整合各方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新社区建设。今年,规划建设的6个新社区全部完成,总投资额1.07亿元,建筑总面积17.63万平方米,6个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全面提升。完善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1+_”组织网络体系,强化了以村“两委”干部、党员为主题的“1+_”工作者队伍,建强服务新社区居民的队伍。便民服务网点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一站式”服务。我县的碧水华庭新社区、乐冲新社区、朱湾新社区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二是创新“三项载体”,村湾党员“明灯工程”有特色。按照推荐申报、组织审核、公示确定、命名挂牌的程序,实施农村村湾党员“明灯工程”,设置政策信息灯、文明和谐灯、致富领航灯,开展“百姓说百事”、“乡里乡亲话乡情”、“爱心门铃”等活动,搭建党员明灯户服务群众新平台,架起创新社会管理的“大网络”,打造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品牌”。全县共设置党员明灯户3943户,联系群众20190余户。全县近2019“爱心门铃”机主户连线4560名空巢老人和2731名留守儿童。这一做法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国组织人事报》、《湖北日报》、《孝感日报》分别介绍了经验。《光明日报》副主编李可认为,“百姓说百事”、“乡里乡亲话乡情”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的探索,让群众参与到治理中来,契合了__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
三是开展创“五星”党组织、争当“五星”书记活动。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基层党组织书记中开展强化“两项职能”、争当“五星”书记活动的实施细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五星书记”评选活动,涌现出“五星书记”朱明武、“贴心书记”柳秀斌、“励志书记”贺全等一批先进典型,形成学习五星书记、争创五星党组织的良好氛围。对全县995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评星定级,其中,五星级党组织389个,四星级353个,三星级183个,二星级55个,一星级15个。对四星、五星级党组织进行巩固提升,对一星、二星、三星级党组织制订了转化工作方案,向二、三类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100名,分类指导,有序推进,逐步整改转化提高,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定级有依据、整改有内容、晋级有目标,达到了基层党组织普遍晋星升级的目标。
四是推行“八个一”举措,抓实“三在”工作机制。按照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连心”的要求,围绕“明确职责、干部到岗、解决问题、责任到位、激发动力、责任到心”的目标,推行“一份驻村目标责任书、一份驻村承诺书、一个民情记录本、一本民情台账、一个服务群众联系卡、一个考评细则、一本驻村守则、一份管理办法”的“八个一”举措,以乡镇干部岗位、服务、评价“三位一体”模式,推动乡镇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